六朝古都,繁华之地,从不乏商业气息,今天的南京留下了诸如牛市、菱角市、弓箭坊等等地名,无不显示出南京自古遗留下来的商业气息。
商业繁荣除了“坐贾”,也离不开“行商”,今天这一辑就带大家感受一下,二十世纪四十年南京街头的“行商”是什么样的。
这位小贩着实没看出来是做何营生的,扁担前面放着一个香槟酒瓶状的瓶子,手里的梆子是他的揽客工具。
摇鼓小贩身穿围裙,大概率是卖吃的东西,这张照片除了人物,最大看点是左侧贴着一张纸,上面能看出“南京特别市”“汉中门办事处”几个字。
这张照片只拍出了货品,未见摊主,不过可以想见这是路边卖鱼的,当时的鱼也是可以分段卖的。
南京街角一个大饼摊,看那块整张大饼立在桌上,可以想见这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炝大饼”,口感很硬的那种。
虽然时隔几十年,这种卖大饼的场景今天也没怎么变,只是设备换成了电饼铛。
这张照片拍摄到了南京的古城墙,,从左侧扇子、右侧瓶瓶罐罐和锅盖,基本上可以判断是卖馄饨的,馄饨挑子还制作了白色的顶棚,着实挺讲究。
这个场景当时的摄影师留下了两张照片,猜测摄影师一定是对这种看上去黑乎乎、臭烘烘的东西十分感兴趣。
不看照片中的建筑风格、路面材质,单看这种臭干的形状,就可以判断出拍摄于南京,因为今天南京的菜市场依旧在售卖这种样子的臭干。
本文由南京有个同乡共井原创,欢迎关注!
文章原创不易,敬请点赞、转发、评论,不胜感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