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民国时期,四川神州无主、人自为政,也没有出现一位能力强大的军事强人,所以四川境内军阀混战,战乱不止。

但七七事变爆发后,四川军阀却一改往常,纷纷要求赴前线抗日,连从不出川的刘湘也飞去南京参加军事会议,表示可以出兵30万人,可惜他没有等到抗战胜利那一天,在1938年初病逝了。

抗战八年,出川抗战的川军兵力居各省首位,为抗战事业做出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川军名将辈出,在开国将帅中也有不少,光元帅就出了四位,今天说的不是元帅,而是四川籍开国上将张爱萍的夫人李又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身富贵,投身抗日事业

1919年,李又兰生于浙江宁波小港。她出生那一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全国各地掀起爱国热潮,但这对尚在襁褓的李又兰没有任何影响,而她之所以走上革命之路,还是因为她有一位优秀的父亲李善祥。

李善祥生于小港的名门望族,李家家大业大,也非常注重儿女教育,才人辈出。李善祥在家族支持下,成为一位爱国实业家,而他倾心于我党主张,几个儿女基本上都加入我党。

抗战爆发后,在父亲支持下,次女李又兰也跟随众多志同道合的爱国学生,来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要求参加八路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负责接待他们的就是张爱萍,但是大家并没有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这位新四军军官上,而是坚决要求见到负责人周总理,最后公务繁忙的周公在傍晚抽空接待了他们,将他们安排到南昌新四军办事处。

这批青年学生有爱国热情,也受过高等教育,都被分配到各个学习班进修,日后会成为新四军各部门的骨干力量,19岁的李又兰进入速记训练班学习。

李又兰聪慧肯用功,学习进展很快,再加上她年轻漂亮、很有气质,很是吸引那些男同志们的注意,所以被大家称为“军中一枝花”。

毕业后李又兰调到新四军军部速记班,因表现出色很快升为班长,而且她还引起项英的注意。在大家撮合下,1940年底,项英抱得美人归,可惜婚后没多久丈夫就在皖南事变中牺牲。

心中新婚的喜悦感还没有散尽,就收到丈夫牺牲的消息,对她打击很大,几个月后,在大家劝慰下,李又兰才渐渐从悲痛中走出。

与张爱萍相伴61年

1942年的一天,李又兰以速记员的身份参加了一次军事会议。时隔五年,她再次与张爱萍相遇。

虽然两人对五年前的那次偶遇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但会议之初,张爱萍就注意到了这位工作非常认真的速记员,她专注的样子深深吸引住了这位新四军名将。

当初会议上并没有安排张爱萍谈话,但他是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后来就有人邀请他简单说一说。张爱萍调整一下思路,就讲了起来。他虽然没有演讲稿,但他侃侃而谈、妙语连珠,讲一些战例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出来,让大家听进去,并听得明白,听得仔细。

连一旁的李又兰也被这位口若悬河的将领所吸引,也记住了他的名字“张爱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结束后,张爱萍找机会接近李又兰,在两人熟悉后,张副师长展开了爱情攻势,最终俘获了李又兰的芳心。

两人刚刚确立了恋爱关系,张爱萍就有了新的作战任务,在他与爱人相别时,送给李又兰一把匕首和一个军鸽腿上的银项圈作为纪念。

身在前线的张爱萍,无法放下对恋人的思念,前后给李又兰写了12封信,但这些信李又兰都没有收到,因为她是项英的遗孀,所以她的上级不同意他们的恋情,把这些信都扣下了。

但幸福是自己争取到的,两人都十分珍惜彼此的存在。当时张爱萍有一部缴获的相机,迷上摄影的他用这部相机记录下他们很多珍贵的时刻。不久张爱萍提交了自己的结婚申请,陈毅一直希望李又兰找到自己的幸福,见到他们的结婚申请,没有犹豫就签下自己的名字,最后还将自己的一支钢笔送给他们当结婚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2年的8月8日,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此后他们共同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一起迎来新中国的成立,一起将自己的余生贡献于新中国的建设。

结语

建国后张爱萍成为57位开国上将之一,多年后还当选为国防部长、副总理,成为开国上将中较为优秀的一位。而夫人李又兰一直留在他身边工作,成为将军得力的工作助手。

在他们兢兢业业为祖国建设做贡献的时候,也没有放松对儿女的教育,几个孩子长大后成就都很高,长子张翔是中将,次子张胜、小儿子张品是大校,最出色的是女婿曾任政协主席,是一位正国级领导人。

2003年,张爱萍病逝,两人一共度过了61个春秋岁月。9年后张夫人也追随丈夫而去,巧合的是,两位先辈都是享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