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5岁的童童哭着被奶奶带进了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童童奶奶告诉医生,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发现双耳前各有一个小眼,家人都很高兴,这在民间俗称“耳仓” “粮仓” “富贵孔” “聪明洞”......预示着聪明富贵,孩子将来吃穿不愁。之前一直好好的,3天前开始出现右侧小眼处红肿、疼痛明显,小眼还有白色、臭臭的分泌物流出,自己给孩子挤压后,不仅没有好转,肿胀还越来越大了,孩子天天疼的哭闹,她也心疼的掉眼泪,只能带着孩子前来医院就诊。

作为医生,很明白这是什么病,这小眼和聪明富贵可是一点关系没有,纯属愚昧迷信。这个小眼在医学上称之为“先天性耳前瘘管(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CPF)”,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是孩子在胚胎期耳廓组织发育不全而引起的,表面看来只是一针眼般的小洞,可是在小眼的深处,瘘管纵横交错呈树根样分支状分布,目前认为与遗传有关,属外显不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有隔代遗传现象,以及患病体侧的家族一致性,在亚非国家比较常见,25%-50%为双侧发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耳前瘘管?

人在出生前的几个月,由于胚胎发育期形成耳廓的组织发育不全引起的耳前瘘管,它的样子长得和鱼有点相像,因为这时候的胚胎头部两侧有像鱼鳃一样的结构,叫鳃裂,耳前瘘管是第一鳃裂的遗迹。可以单独发生而不伴有其他的耳朵畸形,也有少数人同时伴有腭裂,副耳廓、耳廓发育不全、遗传性耳聋等先天性畸形。耳前瘘管一般开口于耳前,少数可在耳廓三角窝或耳甲腔部,管腔狭小,深浅、长短不一,可呈分支状,可穿过耳轮脚或耳廓软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有耳前瘘管应该怎么办?

●单纯型耳前瘘管:没有症状,无需处理,但若为避免以后发生感染要求手术切除,可行手术切除。

●分泌型耳前瘘管:局部瘙痒,有白色分泌物溢出,局部隆起,禁止挤压以防感染,注意保持清洁。

●感染型耳前瘘管:局部红肿、疼痛,触之有波动感,瘘口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反复感染者可有瘢痕形成,严重者周围软组织肿胀、甚至累及眼部,形成脓肿或者肉芽,则需要行脓肿切开引流,定期换药、积极抗炎等治疗,待感染控制,局部痊愈后,再行瘘管切除术。

●对于感染反复发作,保守治疗不能彻底控制者,可在感染期内进行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耳前瘘管的预防

●清淡饮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在身体抵抗力差的时候,炎症容易侵犯。

●平时注意不要用手去挤压,保护瘘口干燥、清洁,防止发生感染。

专家提醒

耳前瘘管虽是小病,但是平时不注意护理,感染时不及时就医,也有可能演变成折磨人的顽疾。因此,请重视耳前瘘管,加强平时护理,如感染者应尽早就医,遵医嘱及时治疗,早日恢复健康,拖延忽视危害大!西安市第三医院耳鼻喉科医生随时准备为大家排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