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新疆、青海大环线的第二天下午,从山丹军马场前往河西走廊三大名窟之一的马蹄寺。午后斜阳里,在乡道、县道、国道间转转的道路,一路风景如画,祁连山北缘,一片片油菜花海依偎巍峨的祁连山,让车行风景里的感觉非常美好。穿过青海到张掖的国道,在路边标牌的引导引下,来到了与青海祁连县隔山相依的马蹄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蹄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始建于北凉,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马蹄寺石窟是一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体。它包括七个小石窟群,迤逦近三十公里,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民间传说:天马下凡时一蹄落在了这里的一块岩石上,踩下了一只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马蹄寺石窟群,包括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个小石窟群。每个小窟群,多的有三十余窟,少的有两窟,总共有七十多窟。这些石窟中最早的建于晋代,是敦煌人郭瑀及其弟子所凿,先为郭的隐居讲学处,后人增塑像佛,鼎盛时期曾有僧众三百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马蹄寺大门,一个中式庙宇的建筑成为第一道风景,这个始建于东晋十六国北凉时期石窟群,在元代的时候是藏传佛教寺院,现在则是汉传佛教寺院。千佛洞分为北段、南段和中段三个部分。 北段是浮雕石塔林,只见陡峭的红砂岩上分布有大小不等的几十座石塔,这是苦行僧居住或存放猞猁子的地方,大部分石塔雕凿于元、明时期,也有西夏的珍品。南、中两段以佛窟为主。走在院落里,蓝天白云下梵刹式木结构飞檐呈现出了建筑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往马蹄寺核心石窟三十三天洞的路上,可以感受马蹄寺依偎祁连山的美妙风景,寺院建筑、秀美的山谷、高耸的胡杨、幽静的山路,每一个仰望与回眸,都是马蹄寺幽静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往三十三天洞的一个山坡平台上,藏式寺院建筑白塔屹立山崖边,像是告诉走过的人们这里石窟的风格,站在塔下,马蹄寺的标志性石窟普光寺出现在对面的山崖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气势恢宏的三十三天洞石窟是马蹄寺内普光寺的经典,这片共有七层呈宝塔形开凿于悬崖绝壁上的二十一个石窟,形如一座佛像塔,镶嵌在百米多高的绝壁悬崖之上,令人叹为观止。佛经上讲,须弥上顶中央有释帝天,四方四座山峰各有八天,居住着八位诸天神,即四八三十二天,共为三十三天,它是诸神游戏娱乐之处。走进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层二十一窟,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共开内外窟龛达49孔之多,造型奇特,现在重修后的三十三天洞,都是藏传佛教风格的供奉,最精致的是绿度母殿,在最高的石窟里,小小洞天,雕像与布置让人感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石窟高处的窗口眺望,每一个方向都是马蹄寺美丽的风景,丹霞山崖、石窟、山峦、旷野,在凝望里成为一幅幅自然与人文的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十三天洞旁边的石窟破坏严重,在一些石窟残存的痕迹里,可以寻觅到这里开始是汉传佛教寺院,在历史的变迁中,逐渐演变为藏传与汉传佛教相结合的寺院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夕阳里离开马蹄寺,回望里赞叹着河西走廊三大名窟马蹄寺的自然之美,也感叹马蹄寺破坏之严重,心中祝福这对这个珍贵的历史遗迹在祁连山下继续文化传承的步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文:辛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