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姑苏区“十年携手·古城焕新”创新创意大赛启动,大赛项目需求征集正式发布。该项大赛围绕古城保护和城市更新、文化创意、老字号创新发展三大赛项九类需求开展,鼓励苏州各大高校导师带领学生团队进行项目设计,集聚高校青年创意,激发古城焕新活力,进一步助力古城保护更新、赋能文化创新发展。

政府出题,高校青年来答题,通过创新创意大赛来一场头脑风暴以此拓宽思路,这样的方式真的很不错。看看所出之题,都是古城保护、发展与更新中正在面临的或者必须思考的命题。比如,姑苏区32号街坊项目,作为保护区、姑苏区实施成片保护的重点片区,其改造具有古城更新的试点意义。如何保护修缮以及活化利用也是一个不断创新尝试的过程。高校是智慧的集聚场,青年又最具活力,他们对旧街坊如何换新韵自然有着更加现代、更符合年轻人喜好的独特见解。

千年文脉看姑苏,古城始终要以保护优先,但是古城保护与城市更新并不矛盾:保护,是对古城内城市格局、建筑肌理、形态风貌以及人文内涵等进行保护;更新,则是对基础设施、建筑功能、居住质量和生活方式的有机更新。一方面,古城保护与更新项目往往要大手笔投入,如何兼顾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这是一个难题,需要聚合多方智慧;另一方面,古城保护与更新要想呈现更多可能就需要打开新思路寻找新空间谋划新作为,要善于向社会借智。

同样以街坊项目改造为例,富郎中巷7、7-1号,是32号街坊6个传统民居活化利用试点项目之一。原来为四进传统苏式民居院落,后期搭建情况较多,整体格局破损严重,修缮改造后作为民宿,设计方案就是第一届“人间天堂 创意硅巷”姑苏设计竞赛设计单元B“相约古城 梦栖院落”的获奖作品。可见,将设计竞赛、创新创意大赛与城市更新项目相结合,把城市更新中的一些难题遴选出来变成公开征集的选题,让更多感兴趣而且有能力的个人或团队参与到解题破题中来,不同的方案不同的创意会碰撞出不一样的思想火花,这不仅可以打开思路,而且一些优秀设计甚至可以直接为我所用,大大加快古城焕新的进程。

事实上,不只是旧坊换新颜,老字号如何守正创新、古城资源优势如何变成产业发展优势等都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探索,这其中就需要更多青年人参与,以青春力量为古城保护更新注入活力。(苏报融媒评论员 杨 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