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分享我的旅行故事,今天要拜访的是重庆黔江的濯水,这里有个远近闻名的汪家大院。

重庆黔江濯水由于临水而建,交通便利,自唐宋年间开始就是渝西南重要的驿站和商埠,吸引着各色商贩来此地做生意。其中不少因商而兴的大家巨族,将“天理良心”变成了族规家训,正式记录在族谱之中。

由于做生意讲究诚信,汪氏一族的买卖越做越大。濯水近代的多数工厂、作坊、商号、运输业,都与汪氏家族有关。1936年,汪家就拥有了当时渝东南地区唯一的两台运输汽车,甚至在濯水河畔拥有自己的私家码头。如今,濯水村还保留着汪氏家族三大院落。

汪家大院的主人名叫汪世富,上世纪三十年代,他成为当时濯水工商业的杰出代表,生意做到湖北、湖南、贵州、安徽等地,汪世富财力雄厚,信誉良好,曾在濯水开办了“烟房钱庄”。钱庄除了办理贷款、存款业务外,还发行钱票。这种钱票能否流通,与发行商的信誉有很大关系,是一种民间信用货币。

而汪世富最令人称道的是,正是他重信守诺的操守和品格。因此只要是烟房钱庄发行的钱票,在濯水当地,甚至濯水周边都可以发行流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烟房钱庄曾发行过一种特殊的货币,在当时成功化解了濯水商贸的一场危机。

村民介绍,这个叫做“找补券”,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当时这个券就是金圆券大了,换不下来,不容易换零钱。这个就是解决当地群众生活所需和方便,才出的这个钱票。说白了,就是当时的零钱。当时这个券在镇上什么都可以买。

民国时期,货币恶性膨胀,国民政府发行了很多大面额的钱币,给濯水商贸,特别是贸易结算带来了极大不便。于是,濯水商号们商定发行一种找补券,专门用于大钞在使用中的找补。不过,找补券并不是谁都能发行的。每一张找补券上都必须要有汪世富的印章才有币值。

学者解读,我们都知道,只有国家才可以发行货币。即便是在古代,宋代的四川,出现“交子”,也是在行业里,一个相对的区域里,实际上是行业内部形成的一种共识或契约。而像它这样的一个钱庄,自己盖上私戳,然后就在它这个村,这个镇,或这个县就可以当作货币流通,这是有巨大的信用,因为使用者要承受不守信而带来的巨大损失。正是因为濯水人信任汪世富,信赖汪家诚信创业的家训,找补券才得以在濯水发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