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广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就,在主要全球城市评价排名中位居前列。南方拍客张冠军摄
8月24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22)》(下称“蓝皮书”)。
蓝皮书提到,2021年广州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外贸持续回稳向好,使用外资质量持续提升,对外投资加速推进,友城“百城计划”圆满达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跃上新台阶,在主要全球城市评价排名中位居前列,正在主动谋划国际化转型、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宏伟蓝图。
面向未来,蓝皮书建议,广州立足老城市底蕴与国际大都市担当,着力提升城市在畅通国内循环中的核心枢纽功能和参与国际循环中的生产要素吸引力、国际市场竞争力、资源配置推动力,全面推进国际化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南方日报记者周甫琦实习生朱哲桐
“友城”数量达100个
国际交往伙伴迈上新台阶
蓝皮书指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和“一带一路”建设枢纽,广州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2021年,全市新增对外投资企业(机构)167个,同比增长2.5%;中方协议投资额2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78.6%;对外直接投资额3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6.45%。“十三五”时期以来,广州上述3个指标首次实现全部正增长,企业“走出去”的意愿逐步恢复。
与此同时,广州拥有数量多、布局广的国际友好城市伙伴,2021年友城数量达到100个。在疫情影响下,广州与友城间的交流不止步,借助视频会议、远程签约、直播演出、隔空对话等形式巩固了“云上友谊”。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广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在主要全球城市评价排名中稳中有进,位居全球前列。”蓝皮书执行副主编胡泓媛说。
世界知名咨询公司科尔尼公司发布的2021年全球城市指数结果显示,广州上升3名,位于GCI排名的第60位;从2021年全球潜力城市指数排名来看,广州成为中国潜力指数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
在由普华永道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共同编制的《机遇之城》报告中,广州在中国城市的总维度排名中列第四,且在智力资本和创新维度排名第一、技术成熟度维度排名第二,这表明广州依托其良好的高等教育基础和服务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背景创新发展迅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技术产业化都得到很大提升。广州在区域重要城市维度中的综合排名列第二,在货运总量指标排名位列第一,说明广州仍然作为区域的门户枢纽,继续承担国际辐射的责任。
2022年3月,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发布第31期报告,广州排名全球第24,比上一年的排名跃升8位。广州总体定位保持在全球性专业金融中心行列,继续保持在“稳定发展的金融中心”行列,中国城市中仅有香港、广州、深圳三座城市入选。
此外,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2021)中,中国是拥有全球前100位创新集群中数量第二多的国家(19个,仅次于美国),其中深圳—香港—广州保持第2位。
全面推进国际化转型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广州立足老城市底蕴与国际大都市担当,站在更高起点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城市在畅通国内循环中的核心枢纽功能和参与国际循环中的生产要素吸引力、国际市场竞争力、资源配置推动力,全面推进国际化转型。”胡泓媛表示,广州全面推进国际化转型,增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为此,蓝皮书建议,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应积极构建高层次开放平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人才强市,在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中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充分发挥在区域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对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充分释放两个合作区与“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叠加效应,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蓝皮书指出,广州应构筑更加坚实的枢纽载体,夯实国际大都市的综合承载力,立足于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位优势,广州提升各类发展要素集聚辐射能力,提升国际大都市发展活力。
一方面,强化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构建更优质的空港、海港、铁路港、数字港“四港联动”综合交通体系。另一方面,强化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功能,加快建设“2+2+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充分发挥重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作用,吸引符合广州功能定位的境外高端创新机构、境外投资公司、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国际科技组织来穗落户。
同时,提振国际商贸功能优势,以门户功能汇聚全球消费资源,以智能制造创新消费供给,以时尚引领消费升级,提升世界级消费承载能力。巩固提升国际金融枢纽地位,着手培养一批立足本土、走向世界的国际性金融机构,提升广州国际金融要素交易和资源配置的能力和话语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