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十五年前的换心手术,至今还是很难忘。

2007年12月10日,由中国“换心第一人”著名心外科主任廖崇先教授亲自上阵,我的心脏移植手术做得非常成功。

出院那天,当地几家报纸争相采访。

之后,各大媒体还图文并茂报导过:

换心21天开车回家过新年,60岁的老杨从香港慕名来厦求医,术后恢复速度令医生称奇。

我感谢廖崇先教授及厦门中山医院给予我延续人生、安享晚年的机会。

从罹患心肌扩张型心脏病到非做心脏移植手术,否则不能生存的那一刻起,换心只是新生的开始。

接下来一系列的医疗护理,决定了我的生命质量,帮我度过种种难关。

细致的抗排斥检查,一做就是十年

2008年,我开始在香港葛量洪医院接受医疗服务。

5月份,由于病情需要,我被安排住进4/F的一个单间小房。

里面有小电视,有独立的卫生间,供应三餐,饭后有水果供应。

包括治疗费用,每天缴100元。

住了一个多月,医生主要是消除我肺部的小顽疾,抽血化验,点滴治疗, 直至彻底干净。

经过一段时间细致的治疗,我逐渐感到状态极佳。

医生对检验报告也十分满意,于是允许我办理出院。

一般来说,我每16周(大概四个月)就要来医院复查一次。

早上抽血验指标,大概中午就能知道结果,没问题就拿药并预约下一个复诊日。

初开始时,检查会比较频密,半年做一次微创检查“割大脾”。

这是在腹股沟割开一个小口导进导管,取出心脏微量活组织化验,确定心脏是否有排斥现象及检查冠心动脉是否正常的小手术。

过程很考验医生技术。神速及病人感到舒适是最高超的造诣。

后来我一年做一次割大脾,坚持做了十年,2017年一切稳定之后才没有做这种检查了。

医者仁心,心脏观察站再次拯救我的生命

2015年,我的心脏再次出现问题。

有一次散步走着走着,整个身体轰然倒地,但很快自己又清醒爬起来。

虽然感到奇怪及愕然,好在我并没有受伤。

这种情形发生了几次,有时在外面有时在家里,很恐惧,很莫名其妙。

在葛量洪医院门诊部,主任范医生当值,我向她介绍了最近发生的事。

她听后非常重视,建议植入一个像起搏器一样大小的“观察站”在心脏附近,并及时缩短复诊时间。

再次复诊,范医生用仪器认真仔细解读“观察站”的数据。

我隐约从计算机里看到有一行很长很长、像做心电图的电波曲线流过。

不一会儿,范医生显得很兴奋,大声对我说:

“有了!有了!杨文中,你在什么时候心脏骤停3秒,又在什么时间停了7秒,停了好几次,最长时间停了11秒。”

天啊!原来如此,怪不得要经历那几次与死神痛苦搏斗的经历。

在心脏科,范医生用科学知识又拯救了我的一次生命。

倘若在医疗水平落后地区,我必死无疑。

停顿时间稍久一些的话,可能脑细胞得不到氧分供给就死翘翘了,神仙也救不活!

拆掉“观察站”之后我又植入永久起搏器

经同意自费后,医院给我安装了较高级的起搏器。核磁共振等扫描检查都不碍事。

这个起搏器功能是这样的:

当心脏正常跳动,它就躲在那里休息。一旦心脏骤停,它就即刻工作,帮助心脏起搏。

心脏恢复起搏,它又自动靠边站了。

起搏器由美国雅培公司供应,每逢星期五有专业人员到葛量洪医院进驻,检查有关病人起搏器的运作情况。

我的起搏器一般半年检查一次。从此之后,再没有发生以前的心脏骤停的情况!

科技日新月异,活在当下,福气延年。

细心呵护,严谨医学态度控制病情

最近几年在葛量洪医院都转由黄医生复诊,他很专业也很细心。

当他仔细查看我的X光片,发现肺部右边有些问题。

通过私家医院(排期快)扫描化验,得出的结果使人沮丧:确认肺癌一期。

后来将我转介到玛丽医院,排期大概是2020年2月中旬做手术。

本来我对这次手术很乐观,认为是小事一桩。但谁知事与愿违。

手术过后的住院期间,我感到非常不适应,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神智不清,非常痛苦。

曾经擅自拔掉输尿管而让医生护士感到愕然,大概是身体太虚弱而产生神经错乱的原因。

这段时间过得非常艰难。

亲人不可探视,想送餐或食品之类也只能交给服务前台,再由工作人员送过来。

大概捱了十天,我要求出院。

7月份回老家隔离长住直到21年底。

时间长了,黄医生不放心,本着严谨的医学态度,认为我有必要回来复诊。

第一次复诊,又从X光片发现我肺部有阴影。

我心中纳闷:手术做完还不到两年,怎么又有问题呢?

经转介去港怡私家医院做扫描,取活组织化验,还做了一个脑部扫描,结果在情理之中:

由于心脏移植必须长期服用抗排斥药,免疫力低下,引起肺部再度复发。

私家医院化验扫描加上看医生,花去家里十万多。

实际上私家医院与公立医院本着生命至上的精神,电脑是互通的。

当我再次到葛量洪拿药复诊时,范医生已知悉我的病情,直接开一张转介信去玛丽医院

当天二女和二女婿就带我去玛丽医院排期,经过医生最后确定,4月自费取到第三代抗药。

医院虽可免费供给第一代抗药,但效果会有差别。

二女及二女婿选择价格昂贵的第三代抗药,力求效果最佳。

目前我已服用此抗药四个月,自身感觉药物治疗效果还是不错。

本来要吃止痛片来舒缓关节间接性不适,现在已不需要了。

人也精神许多,希望病情得到控制。

回想起换心后的点点滴滴,个中苦乐一言难尽。

历尽病痛折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仍然保持着乐观积极态度去面对。

我幸运地享受到香港极好的医疗服务,还幸运地拥有家人精心的照料和付出。

将这段经历分享出来,希望每个人都珍惜健康,平安快乐!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本 文 作 者/

杨文中

/小 助 理 推 荐/

如果你也想将自己在香港的经历

与更多人分享

本文为“香港体验官”版权所有

请联系@小助理

向人类医疗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