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为媒,讲好盐城故事。8月25日晚,“盐风海韵”2022盐城市小剧场艺术季暨1956星剧场开台仪式举行。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卫红,亭湖区委书记、区长盛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曼,市文广旅局局长袁国萍,市文联主席李军,亭湖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德凯以及盐城市文化界相关人士等出席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承经典肌理,内续文化基因,传统的建筑外表下,1956星剧场以“剧场+阅读+创意生活”为功能定位,为城市创新注入新的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盛艳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亭湖区致力找回城市记忆、提升城市魅力,从建军路先行“破题”,深度挖掘、系统梳理盐城历史文脉,以文塑旅、以旅兴商、以商成文,促进文商旅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建成开放“回想”盐城文化展示馆,打造“城市阳台”、瓢城绿廊等城市更新示范项目,竹林大饭店获得“长三角城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第一名,建军路商业集聚区获评全省首批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亭湖区高分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盛艳表示,希望通过“1956星剧场”这一平台,加强与文艺界人士的沟通交流,引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在亭湖首发、首演、首播,努力将“1956星剧场”打造成盐城文化新名片、文旅消费新燃点、夜间经济新高地。

回眸历史,总需要一些现实的印记作为注脚。落成于1956年的盐城电影院,承载着老盐城的精神与底蕴。如今,它抖落岁月尘埃,焕新成为1956星剧场,为盐城文化事业发展写下新的一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恰逢中国小剧场戏剧发展40周年,“小中见大”的小剧场模式拉近观众与演员的距离,让观众收获沉浸式观赏体验。活动现场,“盐风海韵”2022盐城市小剧场剧目展演季演出安排正式发布。从8月下旬至11月,话剧、舞剧、音乐剧、儿童剧、淮剧、杂技剧、综艺等50余场高水平演出在全市12个小剧场轮番上演,好戏连台,精彩纷呈,再度掀起盐城文化新风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品剧目是提升小剧场内容品质、建设示范小剧场的关键所在。活动现场,第五届中国盐都小剧场孵化剧本和作品集中签约。盐城市亭湖区与上海戏剧学院签署文旅推介战略合作协议,在持续助力盐城本土原创作品发展的同时,拓展区域文旅融合的新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盐城的文化印记随时代发展焕发新姿,与此同时,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剧场也在成为盐阜大地新的文艺坐标。为推进盐城市小剧场规范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经过评审认定,“盐城市首批特色小剧场”名单出炉。活动现场,盐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曼、市文广旅局局长袁国萍为八家“盐城市首批特色小剧场”授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作是小剧场具备强大生命力的“源头活水”。除了打造精品演出空间,升级后的1956星剧场还将构建以演带教、以教促演为导向的演艺教联动发展模式,传承传统戏曲、培育艺术人才。活动当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盐城人才培育基地”正式揭牌。未来,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戏曲人才培养,促进戏曲艺术长远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全场的见证下,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卫红与亭湖区委书记、区长盛艳共同启动“1956星剧场”开台装置。从平面到立体,星光熠熠的“盐城电影院”如贺卡般缓缓展开,惊喜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为盐阜人民送上最美好的文化祝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影盐城,久别重逢。建军中路96号从“盐城电影院”到“1956星剧场”,跨越66载,携全新的文化艺术归来。“昆曲王子”张军为“1956星剧场”开幕带来了“水磨新调-新昆曲跨界音乐会”,原汁原味的昆曲唱腔、悠扬婉转的笛声,搭配动感十足的说唱、摇滚等新潮元素,以跨界“混搭”奏响盐城文化会客厅的新篇章。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会上张军与同门师弟、淮剧演员王俊杰,特别为本场演出打造了一曲融合昆曲与淮剧的《声声慢》,悠远绵长的曲调,诉说着历史,也诉说着传统戏曲融合发展的新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传统影院到先锋剧场,从单一功能到多元业态,从历史存续到文化创新。未来,1956星剧场将成为最具人文气息和艺术魅力的盐城城市文化会客厅,点燃文化新动能,激发城市新活力,撬动城市发展新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