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抓好党员教育工作是各级党组织能力水平的体现,党课教育要达到质效“合”一的效果,关键在于扛牢责任、重点在于切合需求、目标在于提升质效。各级党组织要抓实抓牢党员教育这项基础性工程,持续建强党员队伍,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党课教育“吸睛入脑”。“外形皆是内意的表达,内意需以外形为载体。”党课教育的意与形缺一不可,既要杜绝重理论轻形式的单调说教,也要避免重形式轻理论的浅尝辄止、“摆花架子”。要不断探索创新党课教育的形式内容,采取重点引领发言、典型事迹演讲、现场观摩学习等方式,向丰富化、多样化发展;采取主题探讨辩论、参观红色遗址、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向互动式、开放式探索,不断增强党课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使教育吸引眼球,达到党员主动参与、理论入心入脑的效果。
让党课教育“动情透理”。“夏虫不可语冰”,党课教育当入乡随俗、因地制宜、“看人下菜”,切不可就理说理,让教育变得生硬艰涩;也不可就事论事,让教育浮于面上、没有深度。党课教育要当“情”“理”合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聚焦受教对象需求和现状有的放矢地开展说理教育。受众是农村党员就要讲耕种、讲村情、讲“乡语”,受众是机关党员就要讲业务、讲服务、讲办文办公,只有将教育内容扎根实际、结合实际才能走进党员的心,与党员产生共情共鸣,达到“心通理透”的效果。
让党课教育“有面有里”。“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党课教育具有制度性的严格和质效性的要求,既是每个党组织、每名党员需完成的任务,也是实现组织功能、发挥党员作用的基础性工程,必须守牢“质效”这条“生命线”。党课教育当“行”“效”合一、见行见效,既要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丰富的形式落实好制度要求,也要瞄准质效把达到的目标弄清楚、把表现的形式设计好、把教授的内容选精准,达到入心入脑、激励斗志、统一思想、增强能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