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涉在齐国说服韩信三分天下失败。回到鸿沟前线向项羽复命,项羽已经预感自己大势无法挽回,彭越已经占领黄河南岸梁地,楚军腹背受敌,形势已经非常危险,以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邦夺回成皋后,刘贾和彭越重新夺去了外黄、睢阳等重要城镇,从彭城到荥阳广武前线的军粮被掐断,如果不退回去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行军打战没有粮必然军心涣散,不战自溃。底下人建议项羽趁着和刘邦签订了鸿沟协定,赶快撤兵回到楚地保存实力寻途东山再起。项羽下令荥阳前线集中兵力,全线放弃广武退保彭城如果不行就回到江东去徐图东山再起。项羽放弃黄河以南荥阳、广武据点全线向东南撤退。

在鸿沟协定中我们讲到陈平和张良分析如果驻足不前不追歼项羽退往关中,那么刘邦会养虎为患,在事实上形成各路诸侯割据局面,项羽在刘邦没有理由调韩信补充到汉军当中,彭越也不会放弃梁地,齐国和梁国两块地方都要兵力驻守,刘邦想要退往关中追歼项羽只不过是巩固了汉国而已。张良和陈平早就看到了这点,消灭项羽才能够建立大汉王朝能够裂土封侯,不论处于公心还是私心都要说服刘邦追歼项羽军。

刘邦追击项羽到固陵,齐王韩信和彭越没有派军前来,项羽带领楚军反击汉军,刘邦大败,不得不加强防守坚守不战。战后刘邦总结为何齐王韩信和彭越没有完成对项羽合围的原因。

汉五年(前202),9月刘邦派出使者去梁地和齐国,约定彭越和韩信带兵完成对项羽合围,彻底消灭项羽,但是刘邦带兵追击到固陵时候,韩信和彭越并没有派人来支援,只不过派出灌婴从高密向鲁地出击,灌婴是忠于刘邦的,在京索之战就带领骑兵击败楚军,灌婴袭击楚国后方彭城以及淮河南北广大地区让项羽顿感压力。我们看看灌婴是怎么攻略楚国的。

灌婴在汉三年刘邦和项羽成皋之战后跟随刘邦进入赵国邯郸夺取韩信兵权被刘邦封为汉国的御史大夫(最高监察长官),受刘邦的诏命带领骑兵跟随韩信攻打齐国。韩信在潍水之战一举击溃龙且。韩信向刘邦讨齐假王后被封为齐王,派遣灌婴单独带领偏师向西南攻打鲁北的楚国将领公杲。带领骑兵打败鲁北的灌婴后一路南下,转战南方,灌婴招降楚国薛郡(滕县)郡守,自己亲自俘虏了骑兵将领一人,这个人名字我们不知道了。灌婴继续攻击傅阳(山东枣庄市旧峄县城南),带领骑兵前进到下相东南的僮县(东枣庄市旧峄县城南),夺取了取虑县(县治在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北七十四里高楼乡潼郡村)、徐县(今江苏省泗洪县东南半城镇)。灌婴渡过淮河后继续向南挺进,楚国淮河以南城池都是望风而降。项羽虽然身在荥阳前线但是项羽听说大后方彭城就陷入齐军南北合围之中,形势对楚国已经非常不利,项羽必须派出将领重新夺取淮河以北的势力范围,项羽派出项声、薛公、郯公想要重新平定淮北,此时的灌婴已经南下到长江岸边的的广陵(今江苏扬州广陵区),听闻项羽派遣项声重新攻击淮北各地,灌婴必须带领骑兵回兵淮河以北与项声决战,灌婴北渡淮河在下邳(今江苏徐州邳州市)击败项声和郯公,在《史记》中没有记载情况,我个人推测是阵亡找不到尸体,和项声一同平定淮北的薛公被灌婴斩首。灌婴继续追歼项声的骑兵,在平阳县(今)彻底击败项羽派出平定淮北的骑兵兵团,项羽骑兵大败后淮北又重新回到灌婴手中,这次灌婴趁着消灭了项声的援救骑兵,一举攻下楚国都城彭城,俘虏了楚国柱国(丞相)项佗,灌婴一路降服留县、薛县、沛县、酂县、萧县、相县(分别在今天今江苏沛县东南、今山东滕州市南四十里皇殿岗故城址、今江苏徐州西北沛县、今河南省永城市酂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今安徽省萧县西南和淮北市西北)。攻下苦、谯(分别是今河南省鹿邑县、今安徽亳州)。灌婴再次俘虏了楚国亚将周兰,灌婴经过这一战声名大振,同时极大的扩展了汉国的势力范围,项羽退往淮河以北的固守彭城计划彻底落空。我们现代人从地图上看到,灌英跟随韩信在高密击败龙且,立即带领数万骑兵向西南攻击鲁北地区,一路南下直到长江岸边的广陵(今扬州),北上击败项声军团和攻破楚国都城彭城后,攻略徐州周围各县灌婴立即向西在颐乡(今河南鹿邑县)与刘邦大军会师。

在战略相持阶段,刚开始楚霸王项羽实力正盛,但是刘邦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出击,攻灭魏国、代国,灭掉齐国。通过统战手段拉拢九江网英布,实力正在起变化。

龙且、田广兵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