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十八年,今邢台柏乡籍的大清宰相魏裔介为《宁晋县志》做序言说:

“尧台东矗怀陶唐之风。

大陆漫衔缅神禹之迹;

薄落名亭思武灵之略,

漳洨环流睹九河之汇”。

首句提到的尧台遗址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贾家口镇尧台村东北,现残存长、宽各22米,高约2.5米,《魏书》、《隋图经》、《赵州志》、《宁晋县志》、《邢台通史》、《河北通史》等均记载这里是当年尧禅让天下给舜的地方。尧帝于邢台市宁晋县的尧台禅让于舜,为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禅让制”的起源。

邢台隆尧的柏人城曾是尧帝晚年所都之地,史载:“柏人城,尧所都也”(见皇甫谧《帝王世纪》)。相传尧帝在大麓(巨鹿一带)考察舜三年,然后将将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禅让给舜。尧帝功德巍巍,民莫能忘,为纪念他,民众在禅让台周围定居,久之成村,这就是尧台村的来历。现分做尧台一村、尧台二村、尧台三村,尧台之上原建有尧台古庙,尧台夜月为明清宁晋八景之一,尧台遗址今为邢台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书》地形志载:“南赵郡广阿县即李氏父子葬地,复有尧台。”“有广阿城、尧台、大陆陂、铜马祠。”《隋图经》云:“大陆县有尧台,高与县城等。今置楼其上,世谓尧禅位于舜处,今乡人立庙于上。”明正德《赵州志》卷之一:“尧台 在县东十里,即八景之一也。“尧台夜月”古为 “宁晋八景”之一。清《赵州志》、《宁晋县志》:“尧台,相传为尧禅位于舜处”,后此村建尧帝庙,以示纪念,故名尧台。”《河北通史》第一章:“宁晋县有尧台乡一名,相传远古时尧在此发现虞舜,虞舜继位后在此建筑尧王庙,故名尧台。”

尧台古庙重修碑

尧台遗址上有秦、汉、唐、宋、元、明、清历代石刻及明代的汉白玉九龙石柱遗存,可惜20世纪60年代都被拉到附近的工地上,用于修建农田水利设施,现仅存清道光石碑一通记其事。

清代尧台古庙重修碑现立于邢台市宁晋县贾家口镇尧台村尧台遗址上,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修庙宇时立。由国子监肄业生刘瑂撰文,儒学生员王传铭书丹,敬肄儒业刘淑身篆额。碑和座均为青石质,碑首和碑身一体,上书“尧台古庙”四字;碑身高165厘米、宽55厘米、厚20厘米;阳面书碑文,阴面无字;碑阳左右两边刻“八海人”图案,上、下刻莲花图案;碑座长88厘米、宽55厘米、厚3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