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保障碳交易的计量准确?

碳排放的报告和监测制度是整个碳交易能够进行的计量保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三可”原则(MRV)。MRV是指碳排放的量化与数据质量保证的过程,包括监测、报告、核查。科学完善的MRV体系是碳交易机制建设运营的基本要素,也是企业低碳转型、区域低碳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

MRV指的是根据制定的相关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的指南或方法学,对一定区域、机构、组织或项目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减排进行量化计算,监管部门或管理机构也可按相应的指南或方法学对其进行核查,这一原则也是国际社会、组织和机构对温室气体排放和减排进行核算、监测与报告的基础要求。

全国碳市场对实现双碳目标有什么意义?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3-2014年七个试点碳市场陆续启动。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标志全国碳市场建设正式启动。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

全国碳市场对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和意义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推动碳市场管控的高排放行业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的绿色低碳化,促进高排放行业率先达峰。二是为碳减排释放价格信号,并提供经济激励机制,将资金引导至减排潜力大的行业企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动前沿技术创新突破和高排放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的转型。三是通过构建全国碳市场抵消机制,促进增加林业碳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保护补偿,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四是依托全国碳市场,为行业、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投融资渠道。

国内外实践表明,碳市场是以较低成本实现特定减排目标的政策工具,与传统行政管理手段相比,既能够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又能够为碳减排提供相应的经济激励机制,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并且带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为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碳减排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环保科普365、上海证券报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平台“拾起卖资讯”所发表内容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无法查证版权的或未注明出处的均来源于网络搜集)。转载内容(图片、视频、文章等)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认同其观点和立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原作者负责。转载内容如有来源标记错误或涉及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