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牌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坐标。

有时候会因为太过习惯反而忽略了,直到别人提起,例如前段时间武汉的台北路被频繁提到,那么为什么武汉会有一条叫“台北路”的路呢?

我们从武汉的地名里发现许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因为“抗战”而生的东三省路,因为被听错而诞生的“丹水池”,武汉的地名承担了太多,今天就来聊一聊——

NO.1

“回归”之路

武汉的台北路是内地首条以“台北”命名的街道,1984年,为了表达两岸一家亲的情怀,鲩子湖畔的安定路改了名字叫台北路。接着周围街道和小区也都以台湾地名命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在这里能看见阿里山饭店、高雄大酒店、新竹餐厅、宝岛公园。值得一提的是,宝岛公园里还有龙虎双塔和九曲桥,公园的湖心亭还特意做成了台湾省的形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澳门回归的时候,台北路旁边又多了香港路、澳门路。

回归,是武汉“港澳台”的主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题之外,台北路路名文化确实也吸引了很多台资前来,在吴家山设立台商投资区。 (据说台北一村到四村,是改革开放后汉口第一批绿色住宅区。)

NO.2

租界里的11个新名字

1946年抗战结束后,原租界内的11条道路都换了新名字。

首先将本来是6条曾属英、俄、法、德、日五国租界的街道合为一体,命名为“胜利街”,见证抗战胜利。 (所以胜利街真的很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10条路名里,有几条是用一系列东北三省的地名来命名,因为长春、沈阳、旅顺、大连这些被日寇践踏多年的土地,都在抗战胜利的这一天回到了祖国怀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保持原来名称的事件路名有山海关路、卢沟桥路,人物路名有陈怀民路、郝梦龄路和刘家麒路,新增加了张自忠路。

NO.3

与“水”相关的名字

武汉的一个显著地理特征是:水多,所以诞生了许多与水相关的地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岸江汉交界的地方有个湖边坊,从那片到台北路整个片区,以前都是水。

汉口有一条黄孝河,百年前黄陂、孝感百姓进汉口,坐划子必走的水道,后水质变黑臭,80年代全盖上水箱,建成通衢大道。

往往一个字,就能让你体会到这里曾经的地理相貌:

:长堤街、东堤街、大堤口、后堤街、保望堤、广里堤、花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叫什么口,是因为他们都是入江口,像汉口、硚口、郭茨口、黄金口。

:高出洼地的地方就叫墩,王氏人家在高地盖了房,就有了王家墩,天门人在一个高地上盖了房,就有了天门墩。武汉很多地名刻印着先民开拓城市的历史进程。

:菱角湖、北湖、西北湖、东湖、南湖、东西湖、范湖、杨汊湖……

NO.4

工业遗产

武汉是一座工业名城,至今有许多工业遗址,因此武汉许多地名路名与工业遗产有关。

最早的“武汉三环”:解放-发展-建设,三步走,即为新中国的工业成果的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青山区,有辽宁街吉林街,还有抚顺街、旅大街,都是为了纪念东北支援武钢。

轻轨1号线的太平洋,与太平洋肥皂厂有关;

史料记载,民国十五年(1926年)搬迁到靠近宗关皇经堂,改名“太平洋肥皂厂”,其生产的青龙牌肥皂供不应求。生意兴隆后,为运输方便,薛坤明在厂前修筑了一条马路,命名为太平洋路。

武泰闸,城南三宝之一,为巡司河通往长江的闸口,张之洞主持修建;

京汉大道,就是原来的京汉铁路原址。车站路连接车站和江边,江边的位置叫做粤汉码头。船运转火车运输必经之路正是这一段车站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辅堂里,得名为刘辅堂,他正是武汉的万里茶道最核心的两家外商茶厂之一;

梅苑路,现在已经成了地铁四号线的一站,其实梅苑的区域很大,解放后也有大批单位宿舍在此,规模最大的当属中煤武汉,故此得名煤院,化成雅致点的叫法就成了梅苑。

四号线上有一站叫铁机路,附近还有铁机村,铁机集团,铁机花卉市场,原名是“铁道工程机械厂”

四美塘,铁机引水用的。有4个美女不屈服于日寇欺辱而跳塘淹死的得名传说,也有人说得名于“五讲四美”运动。

NO.5

迷惑地名

不光是地名和城市名重合,武汉三镇之间也互有重名:

三眼桥:

汉阳三眼桥在扁担山西的琴断小河之上,三孔闸门并立,所以叫三眼桥;

汉口三眼桥路在江岸西马辖区,曾名红庆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石桥:

汉阳建桥街有通往西大街的青石桥,1至139号,曾用名湾里正街;

武昌青石桥街在户部巷附近,美食很多,其中水水烤虾和红学锅贴是绝配。

珞珈山:

都知道武大里有一个珞珈山,江岸区的黎黄陂路附近也有个珞珈山街,曾经有的士司机表示很困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还有令人迷惑系列:友谊大道、友谊路、游艺路、友谊街、友益街……

另一个容易被误解的:汉阳门在武昌

NO.6

城门、宫衙与百业

地名是“活着的历史”。作为一座有历史的城市,更少不了那些与历史人物或事件息息相关的地名——

以城门命名:大东门、小东门、忠孝门、保安门、起义门、大智门、循礼门、居仁门、玉带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宫衙命名:粮道街、候补街、四衙巷、司门口、王府口、都司巷;

(其中候补街,是因为离总督府等官署蛮近,当时殿试,会试中了榜,一时冒的空缺职位的举人,干脆把老婆,小伢都接来租住在这条街上,一等有外放官位后,马上就去赴任.因为这些候补官员的聚集,所以就有了候补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百业命名的地方多在汉正街一带:打铜街、牛皮巷、筷子街、竹子厂、淮盐巷、药帮巷。

NO.7

数字命名法

说到数字,武汉最有名气的要数“一到万”地名了:

一元路、二曜路、三阳路、四唯(维)路、五福路、六合路、七里庙、八铺街、九万方、百子巷、千家街、万松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西湖的一清路、二雅路、三秀路、四明路、五环大道、六顺路、七雄路、八方路、九通路、十全路,也很妙。

武钢的职工房命名从1街坊一直到128街坊。(128个社区,每个都取名字确实很难啊,也不知道哪个天才想的直接用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这样简单粗暴的命名还有很多:

古田系列:古田一路、古田二路、古田三路,古田思路;

支沟系列:一支沟、二支沟……N支沟;

欢迎继续补充。

NO.8

谐音梗

武汉有很多地名出自谐音,别有趣味:

丹水池

丹水池是汉口城区东北部京广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名称。传说清未有位老人在这里江边端水,有人问他此地叫什么名字,他以为问他在干什么,随口答道,"端水吃。"问话人秒懂,以为当地名叫丹水池,沿用至今。

水果湖:

水果湖并不产水果。原是一片荒丘野岭,沟壑纵横,每逢下雨时,丘岭上的雨水顺着沟壑汇集到这里的湖汊里,由此出口流入东湖,人们便把这个东湖的湖汊称为“水口湖”。日久讹变,谐音转化为水果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亚单角:

其实是“鸭蛋壳”的谐音改称。汉口开埠之后,开办过很多蛋品加工厂,生产蛋白、蛋黄制品等出口,比较有名的大厂有“和记蛋厂”等。

杨园:

清末修建粤汉铁路时聘请的外国工程师在此楼房居住,当地人叫“洋园”,后谐音“杨园”。

NO.9

一听就很有文化的路

汉阳有许多地名起得很雅致,比如:凤仪路、凤起路、凤举路、文选路、子期路、文举街、书台路、扶疏街……

武昌的有黄鹂路、翠柳街、白鹭街、紫薇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有很多地名很好听,只不过由于我们太熟悉了可能反而感觉不到其中的美,比如竹叶海、花楼街、桃花岛、洗马长街、胭脂路、佛祖岭、青龙巷……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透过地名可以看见人间烟火、诗情画意和历史文化,但一些老街名随着街衢巷陌的消失而消失,令人颇感遗憾。一个看似普通的名字,也许承载过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你最熟悉的路名是哪里?来留言分享一下吧。

图 Raveran

文 Minihan

参考资料:

《武汉地名志》武汉市地名委员会编

咵武汉 | 三镇地名趣闻录 人文武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红书

minihan007

HanDeSome汉的一些

HanDeSome汉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