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有无数辛苦劳作的农民在主昏臣庸、吏治败坏的时候被逼到走投无路,两千余年的历史中,走投无路的农民也总是会在王朝的末期掀起浩浩荡荡的农民运动。

自打秦朝末年陈胜和吴广敢为天下先,率先喊出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这句话便成为了众多农民运动的核心纲领,撕开了一个封建思想的“口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光荏苒,清朝末期软弱无能,列强肆意搜刮民脂民膏民不聊生,于是太平天国应天而起,振臂一呼四方相应,如火如荼的农民起义运动再度爆发。

作为一场农民运动太平天国兴起之时掀起了滚滚浪潮,可他最后还是失败了,“内讧”便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太平天国最后失败,但太平军中依然有幸存者。

这个幸存者名叫赖汉英,他的身份可不同一般,他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妻弟,换句话说赖汉英是洪秀全的小舅子,他的一生深深的被太平天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此人隐姓埋名活到了96岁,清朝灭亡后有人从他的口中得知了一个关于太平天国的惊天秘密,那么这个秘密是什么呢?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

清朝末年,软弱无能的清廷在列强坚船利炮的威胁下,断得出卖国家利益,使得清王朝的子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正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那些苦苦挣扎在死亡线边缘的贫苦大众,为了争取生存空间不惜铤而走险,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农民运动。

在这些农民运动的领导者中,最著名的便是后人所熟知的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

洪秀全本是生活在广东的一个落第秀才,有才华的他在多次科举考试均是名落孙山,逐渐对当时腐朽的清王朝以及混乱的科举考试体系感到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个传统的儒生,洪秀全看着当时百姓苦苦挣扎求生的样子很是心酸,他在思考究竟应该怎么样才能救国救民,让百姓重新过上安稳而又富足的生活,当然这其中也有他的私心所在。

就在他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西方传入的基督教让洪秀全看到了希望。梦中学习西方基督教的教义后,洪秀全大受鼓舞认为这个思想能成为救国救民的帮手。

于是,他便将基督教的教义本土化,在广西、广东一带创建了拜上帝会。作为拜上帝教的创始人,洪秀全在两广地区积极地传播拜上帝教的教义,赢得了许多人的认可。

他的“有田同耕”思想在当时受到穷苦大众的注意,也成为了挣扎在深渊边上百姓的精神寄托,一时间洪秀全传教走到哪里太平天国的火种就播撒到了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过几年时光,洪秀全就靠着拜上帝教团结了很多的穷苦人民,为后来的大举义做好了准备。公元1850年,随着拜上帝教的信徒也来越多,洪秀全预感举义的时机已到。

在广西的金田他正式宣布举义,并且建立起了太平天国,作为拜上帝教的首领洪秀全自称天王,还分封了东南西北和翼王,开始了太平天国军的扩张行动。

从思想传播到军事扩张,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人一直在旁边默默支持洪秀全,此人便是他的妻弟赖汉英,为拜上帝教的教义传播出过很大的力量。

洪秀全的妻弟赖汉英

作为洪秀全的亲信,赖汉英在每次战争中都是身先士卒,很多危险的战场他也是一马当先冲在第一个,随着太平军北上扩张战争的深入,赖汉英身上的功勋和荣誉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短的3年时间,太平军一路高歌猛进很快就攻占了南京城,不久洪秀全将都城迁到了南京并将南京改为天京。

之后太平军继续西征陆续占领了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苏的部分地区,太平天国的势力来到了顶峰。

俗话说得好:“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太平天国中的一系列矛盾开始逐渐地显现出来。

太平天国领导阶层为了争权夺利居然开始同室操戈制造内乱,在内乱的影响下天国的势力逐渐走向衰败,也预示着这场农民起义运动的失败已经是不可避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察觉到太平天国正在逐渐衰落,洪秀全也曾想过自救,任命洪仁轩以及李秀成等一批新生代开始主导改革事宜,企图改变当时的颓势与局面。

可惜的是,当时的大环境已不再适合进行改革,各种想法最终皆会以失败告终。看着日渐衰弱下去的天国洪秀全眉头皱成了一团,似乎是在做着什么很难决断的决定,良久他眉头一展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

当时,他吩咐人把自己的小舅子赖汉英叫到了自己面前,准备交代一些事情,赖汉英来到洪秀全面前就向自己的姐夫问道:“姐夫,你找我么?”

洪秀全点了点头,随即回答着赖汉英的疑问:“找你,是姐夫有点事希望你去做。”赖汉英笑着回答洪秀全:“什么事情用得上我,姐夫你尽管吩咐就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秀全郑重的对面前的赖汉英说道:“大哥希望你能带着一些兄弟们离开,从此隐姓埋名的活下去,大哥有预感,恐怕过不了多久清军就要打进天京了,所以大哥希望你能带着自己的家眷和一些兄弟们尽快离开天京。”

面对着洪秀全交代后事一般的口气,赖汉英知道自己无法拒绝姐夫的要求,他含着泪点了点头,当晚便带着自己的家眷和一些兄弟们秘密的离开了南京城,躲进了深山老林里面开始新的生活。

就在赖汉英离开天京没多久,天京城陷落的消息便传来了,洪秀全身死道消,他的儿子洪天贵福也被清军逮捕并处以了凌迟的极刑。

当时清王朝依然是官方政权,他生怕有人找上门来,捡回一条命的赖汉英诚惶诚恐地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赖汉英逃离天京的时候不过二十余岁,太平天国失败后他隐居了四十余年,在这四十余年里没有一天不生活在恐惧中。

他害怕,害怕清廷的人会找上门来,不过上天似乎可怜他,赖汉英隐居的这几十年时间里,清廷始终没有来找他。

多年后,清王朝灭亡之后,赖汉英才敢重新出现在大众的眼前,而那时他已经垂垂老矣,据悉后来活到了96岁。

吐露当年的一个秘密

重新出现在公众面前的赖汉英,很快就被人发现了他的真实身份,了解到他是太平军少见的幸存者后,很多好事的人来问他当年的太平军中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大家的问题,赖汉英也觉得有需要把一些秘密告诉大家,就这样他将当年所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给了询问者,这其中就包括杨秀清的死。

杨秀清也是太平天国的开国功臣之一,于1851年被洪秀全封为“东王”,2年后太平天国进入南京城,清军开始在天京外围囤积兵力,随时都有可能覆灭这座都城。

此时杨秀清带领太平军与清军对峙,长达3年的征战清军江北、江南两座大营被攻破,威胁天京的力量终被摧毁,此时太平天国也迎来了一个转折点。

洪秀全依然是太平军名义上的领袖,可杨秀清却在攻破两大营后一时无两,集教权、政权、军权于一身,实际上已经是太平天国的最高统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他还开始频繁“代天父传旨”,为了自己的私欲排挤异己,并要求洪秀全把自己封为“万岁”,其篡权夺位的野心昭然若揭,于是乎洪秀全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人返回天京诛杀杨秀清。

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韦昌辉趁着夜色突袭了东王府,杨秀清及其家属、部众在此次事变中无一幸免,也是因为如此许多人把杨秀清之死归咎于洪秀全身上。

然而,事情的真相也与大家所想象的不同,直白一点来说他的死并非是洪秀全指使韦昌辉干的,这一点从赖汉英的以下阐述中可以看出来。

面对着众人的疑问,赖汉英继续娓娓说出了事情的真相:杨秀清的死,是众多对其不满之人共同作用下才会出现的结果,而非洪秀全一人造成的因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姐夫(洪秀全)和杨秀清是一起起家的,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死之交,只要不是那种必死不可的罪名,姐夫一般不会拿杨秀清怎么样的。

然而杨秀清却居功自傲,仗着自己的功劳向洪秀全不断邀功,甚至还要洪秀全封赏他万岁的称号,大家都以为这件事会惹怒天王,但只有我和很少的人知道,姐夫跟本就没打算跟他一般计较。

不过,韦昌辉觉得这是一个铲除杨秀清的好机会,他们趁虚而入假借姐夫的名义诛杀了杨秀清的满门。

当时姐夫并不知道这件事的具体缘由,而我因为具体参与了这件事,才会对这个事实记得如此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韦昌辉也死了,一连串事件的直接受益人变成了姐夫,这就让大家都以为是杨秀清在跟姐夫争权夺利,才会闹出这么些个事情来的。

说完了这些之后,赖汉英像是如释重负一般的叹了一口气,好似一个积压在心中多年的重石被移开了一样。另外,赖汉英说完了这些事情后便走开了:

“我总算是活到了能重新站出来的时候,把这些真实的秘密讲出来之后我也轻松了,姐夫交代我的事我也完成了,我就算是死也有脸去见地下的他们了。”

原来,当年太平天国内讧的真相竟然是如此,衰落的背后不只是洪秀全一个人与杨秀清的内斗,而是杨秀清与整个集团出现了矛盾,这才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以来,许多人都以为杨秀清的死是洪秀全借刀杀人,是他指使韦昌辉做的,亲身经历者赖汉英却说这并不是洪秀全做的,真相也算是大白于天下。

其实不管杨秀清是为谁所杀,他和韦昌辉的争端可以说是太平天国衰落的开始,当时的内乱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太平天国的衰落也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俗话说得好:“勿忘初心,方得始终”,若非洪秀全等人在权力的迷惑下失去了初心,逐渐地背离了自己的初衷,也不会引发内乱使得太平军的大好形势毁于一旦。

可以说太平天国的失败不是洪秀全一个人的错,而是整个集团被权力蒙蔽了双眼、忘记了出现,在当时那种环境下覆灭是必然会发生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