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天至今,热射病变成经常出现在新闻里的话题。

得了该病,很多跟长期在户外工作和不舍得开空调相关。

浙江余姚最热的一天,年仅34岁的装卸搬运工张某,死在了12平方米出租屋里。之前的两天,她在39-41℃的高温下加班加点,每天工作十余钟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个别工友反映,早在出事前两天,张工前就已有中暑症状,“热得难受”,想休息,但带班说请假要扣工资。于是,他在39℃-41℃ 高温下又连着加班了两天。第三天早上,工友发觉张某已经在出租房身亡。他是否在熟睡中去世的,不为人知。因张某在家里去世,没法认定工伤。充分考虑起诉没有多大赢面,因而家属狠不下心为张某做物理化学验尸。在余姚西货运站的监控中,留下了他最后吃力干活的身影。他多年来用一身力气撑起一家老小的生活。如今他的死,成了这个家庭争取赔偿金的唯一筹码。

“走哪条路都走不通”,家属奔波多日,得到非工作时间、上班地点、上下班途中死亡,无法申请工伤鉴定的回复,最终获得人道主义补偿和精神抚慰金8.3万元。

如此年轻的生命,就这么没了,真是惋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高温天气下,任何人都可能因高温而患病,夏季防暑是件大事,大家注意识别中暑症状,及早妥善处置,避免悲剧发生!

一般来说,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的愈后良好,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后果。而在重症病例中,仅热痉挛病例及时救治后预后较好,如果是发生热衰竭、热射病,则发生死亡的可能性较高。

因此建议,一旦出现头晕、头痛、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先兆中暑症状,应及时脱离高温环境、采取现场降温措施。特别是环卫工人、建筑工人、交警、外卖员等户外工作者,在高温下工作时更容易中暑,一旦出现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