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气候优势明显的花溪成为各家旅行社重点推荐的旅游目的地,花溪独特凉爽气候吸引全国各地游客蜂拥而至。

花溪,这里是避暑纳凉地、是文化聚集地,也是一大美食胜地;这里四季分明,生机盎然,守候过秋的落叶纷纷,经历过冬的雪白清冷,而夏的葱茏茂盛,它带着一丝傲气,并且浑然天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LACE 01

水光山色,就在北纬26°的花溪

因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滋润,北纬26°一直流传着黄金生态带的说法。这条贯穿地球的“腰带”之上,从来不乏气候宜人的风景区。当“风情”与“风度”相遇,生活不在别处,就在北纬26°的花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纬26°的花溪,用它的曲线规划了自然与生命的美妙共存。贵阳花溪,这颗北纬26度上的高原明珠,让大自然赋予的水光山色变得触手可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里河滩和花溪公园翠绿的山林、蓝绿的池水,当交相辉映、浓淡相宜的绿意绵延、浸染了整个世界。

花溪,这座现实版的“绿野仙踪”,就成了今夏让人神往的目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披盖上葱茏绿意的山地峡谷,少了生人勿近的嶙峋,多了引人神往的灵秀,也成了热衷户外和喜欢探险的人组团开启的副本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LACE 02

谜一样的民族文化风情

自然不用多说,民族风情则来自世居于此的布依族、高坡苗族。

因为是山环水绕的隐居之地,因此外界文明并没能过多浸染花溪当地的民俗文化,时至今日,这里的少数民族仍保留着民族特有的习俗、文化和生活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甲定苗族跳场》王弟煌/摄

高坡苗族射背牌表演、鸟王争霸赛、高跷竞技赛跑等,这里可以近距离地接触本地原生态民俗文化,感受不一样的高坡民族风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女》王炳忠/摄

比起都市里的打工人,花溪的布依族人们似乎更懂生活的节奏。

“三月三”祭灶神后,春耕大幕开启;“四月八”给忙碌的耕牛放假一天;到“六月六”农闲时节,他们就忘情地投身于烧烤聚餐、载歌载舞的娱乐欢庆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溪苗绣,它运用十字为基本针法,数纱而绣,不用底稿,反面挑正面看,对称平衡、统一和谐,给人稳定、庄重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依族绣花技术也是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民族服饰至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传统风格,其精美绝伦的刺绣技艺让人赞叹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依族纸染绣主要流传在孟关、湖潮、马铃、黔陶布依族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LACE 03

来花溪,食得野、活得真

如果对贵州的“黑暗料理”有所了解,就知道花溪的野性,不仅体现在街头巷尾和民俗风情里,更体现在日常的饮食中。
#花溪牛肉粉花溪人吃牛肉粉就像广西人吃螺蛳粉,从小吃到老。贵阳牛肉粉的源头在花溪,花溪牛肉粉的源头在【王记】和【飞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溪,和贵州其他地区一样,酸、辣共同构成了当地美食的灵魂。
到了青岩古镇,品美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远近闻名的状元蹄,豆腐圆子、糕粑稀饭、米豆腐、洋芋粑都是最常见的搭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岩玫瑰糖 青岩人笑言:这里面有一种爱情的味道。青岩玫瑰糖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有玫瑰花香味,称为玫瑰糖,产地在青岩,又被人们称为青岩玫瑰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糕粑稀饭糕耙稀饭起源于100多年前,由「糕粑」和「稀饭」组合而成,因此又叫「百年糕粑」。2019年,青岩糕耙稀饭制作技艺入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家将糕粑和稀饭制作技艺代代相传,流传百余年。糕粑与稀饭原本是独立的两道餐点,经谢家后人在传承过程中不断研究开发,演变成如今的青岩古镇特色小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快行漫游

无论是花溪牛肉粉还是糕粑稀饭,一味美食代表一方文化,来花溪避暑,享受的不仅仅是这里的惬意自然,还有这里真诚的人们和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来花溪,是一次避暑之旅
来这里会活得更真切、更自然
远离喧嚣,静待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