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百物腾贵,Natsu-Sushi 餐厅首次涨价,“一切都贵一倍,”老板程芳在接受《今日报》采访时抱怨道。在受欢迎的维也纳寿司餐厅 Natsu,购买寿司和 maki 现在要多花 1 欧元,通货膨胀是导致价格上涨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我们购买三文鱼或者鲑鱼只有5到6欧,现在是13到16欧!鱼、大米,基本上所有的杂货都贵了一倍,这还不包括能源。客户了解涨价原因,“我们的价格20年来一直保持不变,有很多老客户来找我们,因为价格和质量好,我们很感激他们继续光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几个月尤其对餐厅造成了影响。“一切都变得昂贵了两倍,我们现在正在关闭在 Burggasse 的分店。”程芳表示,没有收到政府的支持。“我认为政客们在对抗通胀方面做得不够,这对我们来说非常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食品价格暴涨,能源成本现在也在大幅上涨,几家维也纳餐厅面临关闭的威胁“仅能源的价格就比一年前贵了三倍,” “Adut Grill”老板德拉甘抱怨道,由于木炭和肉类也受到严重影响,他因此对菜单进行了轻微调整。Ćevapčići 配面包和沙拉要多花 50 欧分,现在是 4.10 欧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往前几米,中餐馆“Sheng”在开业仅五个月后就开始为生存而战。餐厅的财务计划没有考虑到大米和鸡肉等基本材料的价格将增加 20% 至 30%,电力和天然气成本翻倍是绝对的噩梦。当被问及下一个Wien Energie账单时,老板们直呼付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很害怕,如果账单在1000到1200欧元之间,那我该怎么办?”中餐厅老板娘急切的问道在“pizza city”,顾客曾经被每片比萨一欧元所吸引,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将价格提高到 1.30 欧元。“现在我们必须涨价 20欧分,”披萨老板艾哈迈德宣布。“客户认为它很贵,但没有其他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Wien Energie大涨价后开始哭穷

Wien Energie最近开始哭诉自己没钱了,急需一大笔钱才能渡过难关,最多需要60亿欧元!一开始这家公司表示急需 17 亿欧元,财政部现在透露, Wien Energie 的财务困难要严重得多。周末,Wien Energie 不得不首次向联邦政府申请财政援助,在批发电价再次大幅上涨后,首都的能源供应商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该公司称,它不再有足够的财务资源来完成能源交易所的交易。显然,在维也纳市的帮助下,该公司仍然可以筹集到之前传闻的 17.5 亿欧元,以确保未来的供应合同。然而现在这笔钱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钱!在给联邦政府的一封信中,该市迫切需要将资金转给 Wiener Stadtwerke 和 Wien Energie,据说估计为 60 亿欧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财政部的说法,不付款的后果将是巨大的:该公司将“立即被排除在证券交易所交易之外”。Wien Energie 将不得不撤销交易,这将危及 200 万客户的能源供应合同。此外,联邦政府已经确认,维也纳市已经为这家能源供应商承担了数十亿美元的证券,并且财务回旋余地现已用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现在维也纳政府已经没钱了,由于紧迫性,联邦政府于周日邀请参加峰会,维也纳能源公司的代表、维也纳市的官员和能源部门的众多专家出席了会议。正如能源部长Leonore Gewessler (Greens) 已经证实的那样,联邦政府与维也纳之间的危机谈判将于周一继续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感到疑惑,Wien Energie不是刚涨过价吗?怎么会没钱了,客户缴纳的巨额资金去哪了?原因是由于通货膨胀,Wien Energie 必须存入大约 17 亿欧元的抵押品,以确保能源供应,而现实是这家公司拿不出那么多钱!几周前,Wien Energie 宣布,从 9 月 1 日起,客户的电力和天然气价格将大幅上涨。对于每年用电量为 2,000 千瓦时的家庭客户而言,价格调整意味着每月增加约 36 欧元的成本。对于天然气,额外成本大约是原价的两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维也纳市、Wien Energie、Finanzprokuratur 和财政部的代表目前正在制定细节和必要的要求,“我们的目标是为 Wien Energie 的客户提供快速且合法安全的解决方案。”该公司否认了破产的可能性,称拥有良好的历史记录,只要交易完成,抵押金就会退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THE END -

(以上内容由欧洲时报中东欧judy原创编译,部分内容参考自ORF、奥地利《新闻报》《信使报》《奥地利报》《今日报》等,部分图片来自新华社、APA及网络,转载请注明《维城》Euro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