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0日,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当天因病去世,终年9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顾到1987年,讲述有关他的一件事件,为何成了戈尔巴乔夫的一个契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从一个男孩说起,一个无心的恶作剧,引发了一个国度的政变,推动了世界历史,这样的剧情,哪怕出现在小说中,也会遭到世人的嫌弃和吐槽,因为它实在太夸张了。

但偏偏,现实世界的确有如此事件发生,且距离我们此一代人并不遥远,令听过这件事的人皆不禁感慨一句:文艺灵感来源于生活,此话诚不我欺也!

那么,那个男孩是谁?他的恶作剧是什么?为什么会引起一个国家的巨大变化?他是否为他的“无心之举”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故事要从一个名叫马蒂亚斯·鲁斯特的德国青年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一场闹剧:一个莽撞的德国青年在百般幸运中完成一次“壮举”

鲁斯特出生在1968年德国汉堡一户寻常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电子工程师,母亲则是一位全职太太。

鲁斯特的成长环境无忧,所以养成了一个小男孩惯有的顽皮个性。幼年起,他便非常迷恋飞机,无比渴望成为一个能够驾驶飞机翱翔天际的飞行员。

12岁那年,鲁斯特开始接触飞机模型组装及制造;17岁,他加入一个名叫“汉莎同盟汉堡市机动飞行俱乐部”的组织,朝着心中梦想大大跨出一步。

别看鲁斯特的年纪小,实际上他独自驾驶飞机的经验可不少,只1986年一年,鲁斯特就数次飞越北海,抵达设得兰和法罗两座群岛,称得上是一位驾驶飞机非常老练的“老飞行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7年5月28日,德国时间下午12点左右,闲来无事的鲁斯特再度登上他的塞斯纳172小型飞机自赫尔辛基机场正常起飞。

他自称原本目的地是斯德哥尔摩,但其实人们后来查验鲁斯特的飞行线路,发现他根本没有按照此一航线飞行。

20分钟后,进入芬兰领空的鲁斯特与芬兰空管局进行了一次简短联络,他告诉对方,他的飞机一切正常。

关闭通信后,这个任性的少年即单方面断掉无线电罗盘以外的全部通讯设备,并把飞机在芬兰湾突降200米,来了一个180度的转弯,调头往苏联首都莫斯科前行

芬兰空管局及时发现塞斯纳飞机异样,急忙使用无线电联络,可没有任何回音。

一段时间过去,塞斯纳飞机慢慢从芬兰空管局的监控屏幕上消失,芬兰方误以为是飞机出事,迅速联络直升机和快艇到塞斯纳飞机消失区域搜救,结果显而易见,他们一无所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完全不知道,也不在意的鲁斯特此时正准备进入苏联领空。他收到位于爱沙尼亚东北,临近芬兰湾的科赫特拉亚尔韦市空管局以无线电发送的英语、俄语、芬兰语三种问候,没有搭理,继续驾驶飞机朝着心中目的地飞行。

讲到此处,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苏联方没有立刻拦截鲁斯特的飞机,而是眼睁睁看着他“非法”进入自己国家的领空?原因和鲁斯特的“幸运”有关。

早在鲁斯特飞机进入苏联的前4年,有一架来自韩国的航班,由于“非法路过”苏联领空而被苏联军方击落。

航班上的260余名乘客全部丧命,引来韩国及世界和平爱好者们的一致抗议与谴责,导致苏联高层悄悄给本国空管局下达一个命令:倘若不能明确判断民航航班及运动飞机具有军事目的,则不许向他们开火。

是以,鲁斯特就这样明晃晃当着苏联军方的面,“光明正大”进入苏联领空。几分钟后,苏联军方派来一架军用机打算于空中拦截塞斯纳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似乎早有预料的鲁斯特做出了一个奇怪的反应,他把飞机向下俯冲百米,让飞机在军用机视线中消失,并神奇屏蔽了地面雷达监控。

5分钟后,重新回到苏联方视野内的塞斯纳飞机发出“我是自己人”的应答,它的航线和飞行高度皆与“先前”那一架不同。

故而心大的苏联方下意识认定它不是刚刚那架塞斯纳飞机,而是“自己人”,放任它继续往东南方前行。

大概半个小时后,鲁斯特的飞机出现在普斯科夫市上空。因为该市正巧在进行飞行训练,所以塞斯纳飞机半点儿没有引起空管局的关注。

经过旧鲁萨城时,鲁斯特的飞机又一次奇妙从雷达监控消失;托尔若克市则由于前一天的飞机失事,满空皆是搜救直升机,再度给了鲁斯特一个蒙混过关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鲁斯特能够抵达莫斯科上空,确实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叫人佩服不已。

当然,更神奇的是,在他进入莫斯科上空时,莫斯科市正在进行一次突发的停机检修,所有防控网自动控制系统全部关闭,又一次给了鲁斯特“趁虚而入”的时机。

叛逆的鲁斯特一路“顺行”,飞到了莫斯特中心的上空。他后来说,他本想把飞机降落到克林姆林宫,但实在没有找到合适平台,遂只得改变“计划”,朝瓦西里大教堂飞行。

他打开飞机的指示灯,一次又一次盘旋在教堂前游玩的人们头顶,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负责监管红场的警卫处自然也察觉到该异样,值班的警卫急忙上报上级,谁知上级误以为他说得是正在红场航拍的直升机,漫不经心地回了句:“飞机的事,不是你该操心的。”

无人“在意”的鲁斯特经过3次尝试,把飞机停到了莫斯科河南面,并朝着瓦西里波滑行一段距离,吸引更多路人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分钟后,终于反应过来的莫斯特警卫局急忙派人带走了鲁斯特,并对他进行一段严厉审问。至此时,苏联方才发现此事的重要性,开始事后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02,严重后果:他的叛逆所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时任苏共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在5月30日召开一个紧急会议,严厉批评了苏联防空部门,说该部门总司令科尔杜诺夫让苏联方蒙受巨大耻辱,当场下令抓捕科尔杜诺夫。

国防部长索科洛夫提出反对意见,数次为科尔杜诺夫辩白,并公然“告诫”戈尔巴乔夫“勿要插手军队事宜”,因为戈尔巴乔夫根本没在军队任过职,对军队完全不了解。

对此,戈尔巴乔夫自觉颜面受损,愈加恼火,同索科洛夫当众争吵,且以“索科洛夫失职”为由,要求撤销索科洛夫的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戈尔巴乔夫的举动挑起军方严重不满,再加上宣传机构在戈尔巴乔夫的支持下,把矛头指向军方,说他们“枉费巨额军费,实在丢脸”,使得原本于民众心中具有神圣地位的军方遭受一系列负面影响,由此加深本就不合的两派之间的矛盾。

此后,戈尔巴乔夫继续借着此事件大肆进行“彻底整顿”,使2千余名军部官员被免职,让苏联军方对他憎恨不已。

可为什么戈尔巴乔夫要对军方“出手”?实际上原因非常明显,他想要“改革”。

军方集团犹如一个无底洞,一直在拖累苏联的经济发展,戈尔巴乔夫打算改变现状,发展经济建设的前提就是必须“剔除”军方权势,打压他们在民众间的影响力。

鲁斯特事件正好给了戈尔巴乔夫一个契机。不过,也有人猜测,鲁斯特之所以能够那般“顺畅无阻”完成“壮举”,且刚巧符合戈尔巴乔夫等待的“时机”,大抵就因为此事的幕后主使者即是戈尔巴乔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此猜测仅是猜测罢了,戈尔巴乔夫与鲁斯特都不可能说出“事情真相”。

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成功了吗?并没有。苏联军方背后的军工力量着实强大,戈尔巴乔夫根本没有办法与他们抗衡。此后,叶利钦借助此事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加速了苏联解体的速度。

至于好似一只“蝴蝶”扇动历史进程的鲁斯特的结局,则同样充满“戏剧性”。

03,无限感慨:他说那次经历不仅毁了他的生活,也给他留下一笔宝贵财富

苏联方调查清楚此次事件后,把鲁斯特送到了苏联最高法院接受审判,剥夺他4年自由权。可该判决却受到鲁斯特父母及世界和平爱好者们的一致反对。

14个月后,鲁斯特被释放回家。他的父母代替他同德国一家名叫《明星》的画刊社签约,准许《明星》报道这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星》又和买下鲁斯特飞机降落红场照片的美国NBC联合,将这件事“宣扬”得满世界皆知,令苏联“大丢颜面”。

2年后,依旧叛逆的青年鲁斯特因强吻女护士未果,恼怒之下刺伤她而获刑2年半;2001年,鲁斯特由于偷窃商场一件价值179马克的毛衣,重现世人视野,这一次他所接受的处罚是罚款5千欧元。

鲁斯特表示,由于情场失意,他曾到拉斯维加斯挥霍人生,赢取75万美元,但很可惜,他的“毫无节制”让这笔钱很快花光,他则再一次重归“穷鬼”世界。

他向记者感慨:“青年时那场传奇事件,令我变成‘英雄’的同时,亦毁掉了我的人生。但不管怎样,那都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不是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鲁斯特,好像终于学会了低调和平凡,与妻子安静生活在德国柏林,“泯然”于众人中。

纵观此次事件,我们会发现一个真理:一棵早被小虫“腐蚀”内部的大树往往会倾倒在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意外”中,让人们不由惊叹,原来苍天巨木亦有倒塌之时。

实际上他们却不晓得,苍天巨木仅是外表看起来如往日一般,内里则早就属于“空壳”一副,根本不需要花费太大力气,便能够轻轻“撼动”它。

所以,我们一定要谨记“亡羊补牢”的教训,在问题尚小时,就马上解决它。别等到“为时已晚”之际,再去追悔当初缘何不抓紧时机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