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流芳千佛崖

孙先成

千佛崖位于广元市利州区老城北4公里处的嘉陵江东岸,摩崖造像始凿于北魏晚期,至今1500余年。在距地面45米、南北长近400米的峭壁上,凿建造像龛窟,层叠分布,密如蜂房。据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碑文记载,全崖造像达“一万七千有余”。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一半以上造像被毁,现存石窟1200余龛,佛像7000余尊。1961年,千佛崖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国务院、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剑门蜀道遗址”。历史上连接中原和四川的交通要道——金牛道从崖前穿过,石崖南侧乃古道上著名的栈阁——石柜阁之所在。走进这座宏伟的窟群,能让人分不清什么是传说,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历史。古老的崖壁,沧桑的佛像,甚至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如同散落一地的千百年风霜,使人产生穿越时空的错觉,在无限的神往中,回望这历尽烽烟磨砺的精彩华章。

广元为川北重镇,素有“蜀门锁钥”之称,北与陕西宁强接壤,北扼秦陇,南控巴蜀,一直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一座具有4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西周时,就由巴、蜀、苴、氐先民在嘉陵江、白龙江合台地上,建立奴隶制式国家“昔阝”。

相传,公元前368年(周显王时期),蜀王开明王别封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命其邑曰葭萌(今广元昭化一带)焉。当时苴国与巴国(今重庆一带)、蜀国(今成都一带)形成“三足鼎立”而闻名于世。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蜀王别封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命其邑曰葭萌。”公元前316年,秦惠王趁“苴蜀相攻”遣张仪伐蜀并苴,“苴侯与巴王为好,巴与蜀仇,故蜀王怒,伐苴侯。苴侯奔巴,求救于秦,秦惠王方欲谋楚,群臣议曰:‘夫蜀,西僻之国,戎狄为邻,不如伐楚。’司马错、中尉田真黄曰:‘蜀有桀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慧王曰:“‘善’!周慎王五年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于葭萌拒之,败绩。”在苴侯都邑(今昭化)设葭萌县,属蜀郡地,为四川最早建县的地区之一。“本秦蜀郡地,汉分巴、蜀置广汉郡,按今州即广汉郡之葭萌县地也。蜀先主改葭萌为汉寿县,属梓潼郡。西晋改为晋寿县。梁天监〔中〕以竺胤为太守,随夏侯道迁入后魏,改立西益州。梁大通六年又克之,始通剑路,改西益州为黎州。武陵王萧纪僭号于蜀,以席嶷为黎州刺史。嶷反,州属魏,复改黎州为西益州。正始三年(公元506年),改西益州为利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为义成郡,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又复名为利州。武德二年,复置总管府。七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罢都督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益昌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为利州。

宋代设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四路,即有名的“川峡四路”,简称四川,由此四川之名见于史册,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宋代川峡四路中利州路辖19州58县,利州为利州路下一州。元代,初在绵谷县置都元帅府,继从京兆(今咸阳)移陕西、四川行中书省于利州。至元时,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与元朝“德威广播,疆土广大”之意,改绵谷县为广元县,改利州路为广元路,“领录事司(辖两县),辖绵谷(广元)、昭化两县,以及保宁府、四州:剑、龙、巴、沔(在今陕西境)”。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后升利州为广元府。“广元”一词沿用至今,从广元的历史沿革中,我们可看出广元地理位置险要,备受封建王朝重视。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传播佛教的适宜区域。

佛教自西域传入中原后,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传播与发展,最终传入四川,位于交通要道的广元受其影响。“在贯通巴蜀南北的道路中,连接北方中原及西域丝绸之路的秦蜀驿道和沟通江南的成都——江陵道是早期佛教传播的主要通道。”秦蜀驿道也是指狭义的蜀道,由褒斜道、骆谷道(又名傥骆道)和金牛道组成。由此看来,广元是佛教传播到四川的必经之路,摩崖造像的出现成为必然。广元摩崖造像主要集中于利州区的皇泽寺、千佛崖和观音岩。

千佛崖摩崖造像是四川规模最为宏伟的石窟群,位于金牛古道上,是蜀道上一颗闪亮的明珠。从地理位置上看,千佛崖离城区不远,交通便利;同时嘉陵江沿崖壁流过,环境幽静,符合古代石窟造像选址的特点——与河流关系密切,适合僧人在此开窟镌像,禅定修行。除此,千佛崖自身具有良好的开凿条件,千佛崖属龙门山系之余脉,构造剥蚀单斜低山地貌,山势南北绵延,山体为典型的长梁状单斜丘陵,石质侏罗纪黄砂岩,由厚层长石英砂岩夹薄层泥沙、粉砂岩构成,厚度达30—40厘米,岩性较坚硬,颗粒细腻,适宜雕刻。因此北来南往的僧人多数驻扎于此,结庐修行,开窟造像。

广元利州千佛崖摩崖造像是整个四川石窟中规模最为宏伟的,也是整个四川早期石窟遗存的代表作之一。千佛崖摩崖造像的发展与千佛崖摩崖造像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同时与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以及当时佛教宗派的传入、影响密不可分。

广元利州千佛崖摩崖造像最早始于北魏,绵延久远,历经西魏、北周、隋、晚唐,前期属于零星开凿阶段,初、盛唐最为兴盛。广元石窟的兴起,为四川石窟的繁荣打下了基础,在中国石窟史发展历程中,广元石窟历史地位不可忽视,最具代表意义的千佛崖摩崖石刻造像的发展,与当时广元、四川特定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分不开。

广元地理位置险要,历代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分裂时代,广元多次易主,自北魏晚期开始,曾相继纳入北魏、西魏和北周版图,这一时期正是统治阶级信奉佛法,支持和扶植佛教发展的时期。著名的《洛阳伽蓝记》就翔实反映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推崇佛教的发展盛况。正是在这种社会文化影响下,广元利州千佛崖出现了四川境内早期的摩崖石刻造像,其代表龛窟有大佛窟、三圣堂。

隋朝结束了分裂时代,加强了对广元的管理,在利州设置了行台尚书令,开皇十八年置总管府。大业四年置义城郡。隋文帝崇佛,在全国恢复佛教。

唐朝是千佛崖摩崖造像最为兴盛的时期。广元利州千佛崖造像大半为唐代遗存。唐王朝励精图治,促进生产,重用人才,采取并蓄兼收的政策,政治开明,大力弘扬文化,走上了中国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时期。

唐王朝统治阶级崇尚佛教。唐太宗曾向寺僧解释道:“师等宜悉朕怀。彼道士者,止是师习先宗,故列在前。今李家据国,李老在前;若释家治化,则释门居上。”高宗李治为太子时,即优礼玄奘,赞助玄奘译经,为之作《述圣记》,继续成为慈恩宗的有力支柱。佛教在唐代社会政治地位最显赫的时期是武则天统治时期。武则天为了夺取和巩固皇权,举佛抑道,一上台就宣布“癸卯制以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她统治时期,佛教僧受崇奉从而形成一佛、二儒,三道的局面。使唐代佛教达到极盛。她曾令神秀禅师入京,亲加礼释;征慧安禅师,以师礼。武周之世,“铸浮屠,立庙塔,役无虚岁。”佛教得到统治阶级认可,与佛教相关的载体寺庙、石窟、经书等都得到大力发展。

武则天登上帝位,成为最高统治者后,受名人效应影响,民间产生了攀龙附凤的心理,积极响应武则天崇佛的举措,大肆开窟造像,千佛崖受政治影响的龛窟有《大云古洞》《莲花洞》。地方官员的推动也具有较大促进作用,早在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利州都督武士彟及杨夫人便在广元皇泽寺造像,开四川唐代官吏造像之先河。据现存题记记载,地方官员或途径千佛崖的官员推动了千佛崖造像的高潮。唐开元三年(公元715年),韦抗自太子左庶子出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往返途径官员,在广元开窟造像,现遗存有韦抗窟为证。开元八年(公元710年),苏颋以礼部尚书出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也在广元千佛崖开窟造像,有苏颋龛为证。正是由于他们的大力推动,使千佛崖这一时期造像全面走向繁荣。

在经济繁荣,佛教大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各个阶层都加入了开窟造像的行列,推动了千佛崖摩崖造像的繁荣,在崖壁上见缝插针,开窟造像,整个崖壁开凿殆尽,从而形成了密如蜂巢,规模宏大的石窟群。

摩崖造像是佛教中国化、石窟寺中国化的产物。石窟寺源自印度,是在天然山石、崖壁间开凿洞窟为僧侣修行时提供活动的处所,在佛教传入中国后,随着佛教日益世俗化,石窟寺已不能满足更多信徒的要求,于是在天然崖面上造浅龛或直接雕凿造像以形成规模宏大的道场,在建筑形式上是围绕敞口的摩崖大佛或大佛窟主题而展开。千佛崖摩崖造像正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

佛教自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为了在中国生根发芽,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其佛教思想的精神、内核都不断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同时不断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互相渗透,形成了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特别是在与土生土长的儒、道思想的相互融合,相互碰撞过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之一。

千佛崖摩崖造像开凿于北魏,形成于盛唐,这段时期正是佛教在中国融汇发展、创造与繁荣的阶段,是佛教艺术兴盛的时代。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大分裂时期是佛教融汇发展时期,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以北朝的北魏、北齐和南朝的梁为最盛。到隋唐时期,佛教在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时得到了创造与繁荣,最明显的标志是佛教宗派的发展与繁荣。唐朝时期佛教宗派有唯识宗、华业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和藏传佛教。

综上,千佛崖摩崖造像是在经济空前繁荣、佛教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开凿遗存至今的,结合千佛崖的地理位置,正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才有了今天的蜀道明珠的美誉。

全崖造像以大云洞为中心,分南北两段。南段龛窟有:大佛洞、莲花洞、牟尼阁、千佛洞、睡佛龛、多宝佛龛、接引佛龛、供养人龛、神龙大佛、如意轮观音、单身佛窟等;北段龛窟有:三世佛龛、无忧花树龛、弥勒佛龛、三身佛龛、节行僧龛、菩提像窟、伎乐天人窟、地藏王龛、力士龛、卢舍那佛龛、十一面观音像、阿弥陀佛龛、飞天窟、清代藏佛洞等。大云洞居于千佛崖中心,规模最大,共有造像234尊,左右两壁雕有148尊莲花观音像,窟正中一大佛立像为弥勒佛,据说是武则天之化身。

千佛崖中的镂空雕刻造像是国内罕见的石刻珍品。以高悬于大云洞之北的牟尼阁为代表的数龛造像是盛唐时的作品。由于位处峭壁之上,后人只能远观,不可近抚,方始这些镂空造像幸运地保存下来,其古朴的本来面貌虽经千年风霜侵袭,而色彩鲜艳依旧,神韵犹存。

东汉初,佛教开始传入我国,南北朝时期,广元地区佛教十分兴盛。人们不仅入教信佛,并开始在千佛崖建造佛像。彼时只有大佛洞、三圣堂等零星洞窟。真正使千佛崖石刻兴旺的应推盛唐政治家、益州大都督府长史韦抗。

韦抗,京兆万年(今陕西省万年县)人,据推算约生活在唐武则天至玄宗李隆基时代。开元二年任剑南道按察使、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他从京城长安沿褒斜道先至汉中,后沿嘉陵江驿道入蜀。途经广元,见千佛崖山势险峻,道路狭窄,并有少许石刻佛像,遂命人开山修路并沿山凿造佛像。今千佛崖藏佛洞右壁凿有唐代题刻:“剑南道按察使、银青光禄大夫、行益州大都督府长史韦抗功德”。藏佛洞外清咸丰三年“大唐大元二年剑南道按察使、银青光禄大夫、行益州大都督府长史,陕西万年县韦抗凿石为路并凿千佛功德”等石刻,史称“韦抗功德碑”,乃韦抗开发千佛崖之明证。据中国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专家考评,千佛崖大云洞、藏佛洞等龛窟均完成于韦抗在益州任内。

苏颋是从初唐至盛唐始终活跃的大政治家,一位学富五车的文人。具有显赫地位和重大影响力。他从京城聘请具有全国造像工艺最高水平技术精湛的能工巧匠,在千佛崖留下了雕凿精美的龛窟——苏颋龛,从而推动了各佛崖造像活动的兴盛,提升了造像技术水平。苏颋与千佛崖的这段千秋佳话,丰富了千佛崖的文化内涵。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6年),杜甫举家经蜀道入成都,途中经过利州千佛崖,在蜀道著名的栈阁——石柜阁小憩时有感而发,留下了著名的诗篇《石柜阁》:“季冬日已长,山晚半天赤。蜀道多早(草)花,江间饶奇石。石柜层波上,临虚动高壁。清晖回群鸥,暝色带远客。羁栖负幽意,感叹向绝迹。信甘孱懦婴,不独冻馁迫。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吾衰未自由,谢尔性所适。”从《石柜阁》杜诗中,可看出杜甫对千佛崖景致的赞美。此时的杜甫漂泊流荡,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千佛崖以她精美的佛像,厚重的历史,吸引了国内外无数社会名流,其中有文人墨客、政治家、专家、学者、探险家……他们被千佛崖精美的佛像、千佛崖的历史文化所惊叹,所折服。这些国内外的社会名流咏赞千佛崖、研究千佛崖、考察千佛崖、游览千佛崖,又为千佛崖增添了不少文化元素,进一步积淀了千佛崖的文化内涵。

韦抗修造大云洞佛像,凿石为路,改善交通条件。从此,以大云洞为中心,向南北方向发展的造像活动方兴未艾。唐文宗开元八年(公元720年),誉为“燕许大手笔”的许国公苏颋调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由陕入蜀,见千佛崖造像掀起热潮,便捐资建造了“苏颋窟”,至今保存完好,并留有《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岁题处作》“重岩载清美,分塔起层标。蜀守经涂处,巴人作礼朝。地疑三界出,空见六尘销。卧石铺苍藓,行藤覆绿条。岁年书有记,非为学题桥。”记述了作者再次来利州北佛龛(即千佛崖),目睹宽阔的崖岩上到处是清秀隽美的石刻佛像,分龛凿造的洞窟,数目多得数不清,层叠有序直到山顶,遥想到正是韦抗当年在此修路造佛,才为利州百姓有顶礼膜拜神佛的去处。面对眼前苍藓斑驳的卧石、藤蔓覆盖的树木、精美绝伦的佛像、虔诚朝拜的信徒,作者仿佛已跳出三界,六尘俱销而置身仙境了。作者引用汉代司马相如离开成都赴长安时,过城北升仙桥在桥柱上题“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此桥”的典故,表明自己两次在千佛崖题诗,并不想学司马相如题诗升仙桥,而是身临其境,有感而发。苏颋之后又过了10多年,千佛崖修建了柏堂寺,正式成为佛门胜地。柏堂寺历五代、两宋、一直是古蜀道上重要的佛教禅院,可惜于南宋末毁于战火。

千佛崖堪称古蜀道上的一座艺术宝库。石窟造像采用镂空技法,层叠分布,密如蜂拥而来巢,最密集区域竟有十三层之多,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鬼斧神工一般的雕琢技艺使雕像栩栩如生,个个面容逼真,眼含笑意,表情文静,仪态从容,当这些佛像穿越时空出现在人的面前,为世人带来了巨大的艺术震撼。让人叹为观止。

睡佛窟中央凿有佛坛,坛上设通顶娑罗双树,并有十三尊涅槃图像;坛上卧佛右侧而卧,身后弟子姿态各异,佛头侧在祥云上,摩耶夫人用双手亲抚佛祖头部,尽显母子深情,连续雕刻的涅槃图,再现了佛主涅槃的场景:六个女弟子奔走相告,佛已涅槃;十弟子或坐或卧,自焚金棺;摩耶夫人与佛相对而坐,神态安祥;娑罗双树下九位弟子与摩耶夫人围金棺而坐;十四位弟子共抬金棺。

藏佛洞开凿于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钦差赴藏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章嘉呼图活佛参加十一世达赖凯珠嘉措的坐床典礼返回京师,于千佛崖开窟一所。窟内凿一坐像,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圆座上,座基为八角形束腰须弥座,束腰部分刻二龙戏珠、二狮子滚绣球及二夜叉。主像头戴兰项子五叶僧冠,正面一叶作云字头形状,朱红色,内刻“日月合壁,五星联珠”。面相方额广颐,浓眉大目,嘴唇上有八字形胡须,下颌上有丁字形短须。该像身材魁梧健硕,内着白地回字纹大衣,肩着蓝色云字头披肩,饰以白菊蓝叶纹样,外着红色袒右肩袈裟,边饰白菊蓝叶纹样,颈系宝珠项圈,左肩头有金刚杵、花结状物,其上所托之物毁去。左手横置腹前托钵,钵中置莲花瓶,右手手指残,似作转法轮印。该像有桃形头光,桃形头光内彩绘蓝色云气双雁,边缘内为联珠纹,外为彩绘蓝色火药味焰纹。圆形身光内彩绘蓝色双蝙蝠,边缘彩绘联珠纹、火焰纹。桃形头光外侧,有浅浮雕彩绘蔓枝莲花纹样。

坐像左侧有榜题,文云“钦差赴藏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章嘉呼图敬谨镌供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吉立”,与右侧相对位置,竖刻满文三行,义同汉文。

此窟是四世章嘉呼图克图伊希丹毕坚赞(1787—1846)所雕凿。四世章嘉呼图克图伊希丹毕坚赞曾在清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十六日,当十一世达赖喇嘛凯珠嘉措(1838—1855)在拉萨布达拉宫坐床时,奉旨遣章嘉呼图克图赴藏照料,并送金册。由于坐像是四世章嘉呼图克图伊希丹毕坚赞敬谨镌供,则可进一步推断该像是三世章嘉呼图克图若必多吉(1716—1786)之像。造像时三世章嘉呼图克图若必多吉已去世56年,后世乃作为佛像供养。章嘉一系原系青海土族寺院佑宁寺活佛系统,因一世生于互助土族张家村,故称“张家活佛”。由于二世张家活佛阿旺洛桑却丹参与调解蒙古卫拉特部和喀尔部的纠纷大获成功,以及他在内蒙古和内地弘传佛法的功德,清圣祖玄烨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封其为“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赐八十八两八钱八分纯金大国师印,以名号不雅,钦赐“章嘉活佛”,并成为清代惟一被封为国师的藏传佛教领袖。三世章嘉若必多吉(1717—1786)最为著名,他不仅通晓显密经论、教法,除用藏语和梵文讲经外,还能熟练运用汉、满、蒙等多种语言。清乾隆年间,三世章嘉主持改建雍王府为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在白塔寺兴办满文讲经院,在颐和园建造三层佛楼,还亲自为乾隆皇帝授胜乐灌顶,使藏传佛教在京城弘传,北京近畿藏传佛教寺院达40座。千佛崖所镌三世章嘉活佛像,是中国石窟中惟一可以确认的三世章嘉呼图克图像,十分珍贵。

相传,其弟子听当地人讲,如果数清千佛崖佛像,嘉陵江中就会浮起一艘金船,弟子贪慕金钱,就瞒着师傅开始数佛。当数到一半时,空中仙乐大作,果然从江中慢慢浮起一艘金船。弟子听见河边人声鼎沸,忍不住回头观望,结果竟忘记了数佛的数目。此时空中掉下一块巨石砸中金船,船渐渐沉入了江底,再未显现。章嘉大国师知道后训斥弟子,并在千佛崖开窟一所,教育后人拜佛要诚心诚意,不可贪恋财色。

千佛洞是千佛崖造像最多的洞窟,共有985尊,故称“千佛洞”。窟中央雕凿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力士,像后凿通顶大背屏,雕菩提双树与天龙八部护法像,窟内四壁遍凿千佛。可惜因表层风化脱落,现仅存完整造像712尊。

莲花洞沿用三壁三龛式窟形,圆弧顶雕莲花,具有唐代早期特征;三龛主像布局采取倚坐佛居中,北壁雕毗卢像,南壁雕说法印坐佛,这种组合前所未见很有特色。北大佛窟凿一佛二弟子三尊大像,正中为一尊倚坐弥勒佛,左右为二弟子,左弟子双手合十,右弟子捧方形金筐,具有隋代风格。其实隋代与唐代的造像风格有明显区别,唐代造像雕刻细腻,刀法圆润,舒展自如,佛像面容丰满,服饰贴身,而隋代造像线条简洁,刀法硬直刻板,面目清秀,嘴小唇薄,超凡飘逸,这尊弥勒佛造像应为嘉陵江流域雕造最早的大佛。大云古洞是千佛崖最大的洞窟,高3.8米,宽5.61米,深9.4米,共有造像234尊,左右两壁佛沟有148尊精雕细刻的莲花观音像;中立佛为弥勒佛,据说是武则天化身,后壁二大龛为“二圣”像即唐高宗与武则天。

摩崖佛龛中主佛均为弥勒佛,弥勒为未来佛,武则天利用弥勒信仰为其登基制造舆论,宣扬自己是弥勒佛转世,登基后自称“慈氏”即弥勒。

星转斗移,沧海桑田。历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纪元。广元经济迅猛发展,车流量急剧增多,进出川车辆皆从崖前经过,严重影响了摩崖造像的环境,加之周边缺乏统一规划,村民乱搭乱建,污水垃圾乱排乱放,交通拥堵,隐患丛生。2006年3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来此考察指出:“千佛崖是目前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生存环境最恶劣的”,要求下决心解决千佛崖川陕公路的改道问题。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广元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将千佛崖文物保护作为灾后重建的重点工程、城乡统筹示范工程、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强力推进,果断决策,整合各方资金,启动文物保护工程。市委、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千佛崖景区建设指挥部,从市直各部门抽调工作人员成立7个工作组,至2009年10月,完成景区征地拆迁,累计拆迁399户,1078人,征地538.6亩,拆除房屋60714.74平方米,拆迁各类企业15家,拆除违章建筑11处,拆除杆管线11家39公里,迁坟1000余座,为工程实施创造了条件。整个工程规划投资近3.9亿元。

广元利州千佛崖核心景区建设主要有两大部分,即千佛崖石刻摩崖造像保护和4A级文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广元市发改委批准立项投资规模为9813万元,建设面积300亩。建设内容包括千佛崖石刻摩崖造像病害治理及修建保护性建筑、考古发掘、石刻艺术陈列馆、游客中心、学术接待中心、购物、餐饮文化产业设施、停车场、景区主道路、嘉陵江护岸、三星级厕所、南北入口广场、照明工程、安全防护、消防等。新建筑面积6800余平方米,停车场10000余平方米、嘉陵江护岸600米、景区主道路1500米、园林绿化面积近5万平方米、南北入口广场8000平方米。整个景区按照“古朴、自然、野趣”的要求和4A旅游景区相关规范实施。

截至2011年底,千佛崖景区各项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并以其全新的面貌,妁约的丰姿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古蜀道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千佛崖景区于2012年1月18日开园,春节期间正式对外开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让游客深刻领略了千佛崖的风采。

景区大门牌坊恢复了明朝陕西按察史来天求题写的“千佛厓”三个大字。大门上有北京楼立剑先生撰写的对联,上联是“江山留胜迹绝壁凌虚伴皇泽寺钟宏开一片佛陀景”,下联是“风物说前朝悠怀向远对剑门关月静听千年斧凿声”。

广元利州千佛崖,因佛得名,因佛名扬天下。一尊尊石佛静默地矗立在嘉陵江畔,落脚山崖,泽流而居,感知日月不舍昼夜。自魏晋开窟造像至今,每一窟不同时代的佛像,都刻着千年不朽的时代特征,非人们的双眼能够看尽。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孙先成(民革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研究员,四川省地方志学会会员,四川省电影家协会会员,广元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元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利州区作家协会会员)

供稿:广元市利州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配图:方志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