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今大数据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趋势不可阻挡,这属于一个先进且高效的数据处理技术。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以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创新为切入点,探讨大数据背景下存在的问题,然后思考具体的应对策略与方法,为最大化地彰显出大数据的应用价值提供支持与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创新;问题;应对

引言: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当前大数据时代的一个必然发展态势。由于学校属于社会的一个关键构成元素,所以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非常关键且重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由于大数据概念的形成,在校园信息化建设创新过程中,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且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信息化建设愈发完善与成熟。那么,在校园信息化建设及创新过程中,如何最大化地运用大数据技术呢?我们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展开全面探讨。

一、大数据技术概述

大数据一般是指不能在特定时段通过常规软件进行捕捉、管理与处理的数据集合,必须要借助于新处理模式方可发挥一定的决策效应,确保能够真正地实现流程优化,并由此能够更好地适应大量、多元化的信息资产的处理需求。所以,大数据技术具备的特点包括:海量、快速、多样、价值、真实。从本质上来看,大数据并非强调的是“大”,却是强调的“有价值”,价值含量、挖掘成本与数据流向显得非常关键,在各个行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整合且利用大规模数据则是实现竞争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通过深度挖掘、整合其中的内在数据,则对于促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二、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创新存在的问题

利用信息技术来扭转传统的教育模式,促使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工作朝着更加清晰的方向转变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当然,在此期间,也存在一些无法忽视的问题,具体包括:相关部门无法实现密切合作,各自为政。校园各部门之间并未密切合作,具有各自为政等问题,从而出现数据冗余、效率下滑等情况。比如,一些学生在缴费期间一般通过财务部可以解决的,却由于相关部门之间并未密切配合与交流,导致学生在多个部门进行来回奔波;还有一些学生在选课系统开放期间存在频繁掉线等问题,这是由于在特定时期访问量剧增导致的,尤其是在临近考试的时候,其访问量比平时上课的访问量要高出数倍左右,由此会影响服务器资源得不到高效利用,从而出现资源浪费等问题。

另外,由于信息化校园建设步伐不断推进,它必然会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等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站在师生有效管理层面,必须要逐步加强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促使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将其与目前最新的教学模式相融合,方可促使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能够彰显出重要意义。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中的应对策略

大数据一般是通过计算机、数据采集等工具、服务器等来整合海量数据,接下来通过各类计算式、统计法等寻找处理相关问题的策略。由于校园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学校逐渐累积了海量数据,它能够让广大师生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其变化规律,由此能够为优化学校管理措施、丰富决策方法、整合资源配置、明确教学思路等提供支持。所以,在校园信息化建设及创新过程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存在三大形式,其分别是:对数据实施基本统计、查询分析;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决策支持体系创建;为学校资源高效配置提供支持。

(一)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库创建

对于校园信息化建设来说,大数据发挥的最大价值是对数据的增加、删减、整改、查询等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系统中,通过加强信息化技术改革与创新,将所有的图书信息上传至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学生只需要登录,并通过键盘输入即可查询到自己想要的书籍,并确定其具体方位,无需像之前一样在图书查询与搜索过程中浪费大量的时间,由此能够促使广大师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便捷与高效。

同样的,我们也能够把校园监管与教师授课、校园活动、板报等进行一体化融合。例如教师在教学期间,通过监控设备记录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并制作成视频,然后对不同科目的教学视频进行分类,随后师生需要利用校园网进行投票,由此能够筛选出一些最受欢迎的视频资料,这不但能够对教师备课、学生复习等提供便捷性的服务,而且还能够为促进学校的远程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支持。

(二)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决策支持系统创建

站在学校角度来看,如何高质量地整合校园资源,并对其科学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已给问题,具体来说,则需要通过最理想的招生计划,控制校园管理成本,并逐步提升教学水平,以上是校领导必须要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2]。对此,学校决策支持系统的创建必须要以大数据技术为切入点,所以,大数据在校园信息化建设创新中的应用非常关键。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对其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并借助于决策树技术、神经网络技术、遗传算法技术等对其实施智能化分析、归纳与推理,由此能够了解不同模块的数据的内在关系,并分析海量数据中蕴藏的变化规律,为下一步确定最科学的决策提供支持与帮助。

(三)为学校资源高效化分配提供帮助

无论是校园信息化建设,还是大数据的广泛运用,其最终的目标是教育,所以我们必须要面对学生进行相关资源整合。对此,学校在整合资源期间,一定要以增强学生的教育水平为目的。学校一般能够按照学生的基本信息、兴趣喜好、性格特征等对其展开客观性地评价,并通过提前对学生的影响、评价与期望等进行对比,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改变错误的学习习惯,逐步彰显自身的优势,挖掘潜力。比如为了了解选修课的具体情况,则通过问卷调查、网上评价等方式来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结果等,由此能够为下一学期开设相关课程提供指导与参考,这些都能够彰显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价值。

四、结束语

总之,在校园信息化建设创新期间,运用大数据技术必须要结合学校教学工作的应用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方可逐步优化教学服务质量,促进学校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为实现教学工作的积极推进做铺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文献

[1]聂巍. 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创新研究[J]. 信息与电脑, 2017(14):2.

[2]周南平, 贾佳.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