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家不断地提高对教育的重视度,间接带动了广大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希望能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相继提出了很多教育改革政策,就是为了权衡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

但是这些改革依旧没有给当下的教育形势,带来太大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内卷、过低的升学率,这些都是压在学生肩上的“重担”,他们还是需要直面中、高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高考作为整个学习生涯中为数不多的大型考试,不仅关系着学生们升学的结果,更关系到学生们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谓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和家长不得不重视起来。

以至于即便执行“双减”政策之后,真正受到阻碍的,也就只有大多数普通家境的学生,那些家境优越的学生还是处在内卷的最上端,接受着上等的优质教育,并且卷得越来越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精英家长圈”火了,受“双减”影响不大,还成了名校保护伞

相信很多家长多少都听说过“海淀妈妈群”,直观来说就是在北京海淀区上学的学生,由他们的家长所创建的群聊天,也并不是所有孩子在海淀区上学的家长,都有资格进到这个群。

首先,会对进群的学生和家长有个双向的考核,家长通过考核之后方能进群,进群后会给每位家长布置当天的任务,家长想要“潜水”、“刷表情包”,就会分分钟被踢出群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至于“海淀妈妈群”一时间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度,当然这还没完,因为不仅是北京有这类家长群,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中,这类家长群数不胜数。

魔都上海就有名为:精英家长圈,也是作为上海当地重点学校的家长们,自发创建的一个组织,相信创建这个精英家长圈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学霸的家长们相互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教育领域内卷现象逐渐加重,家长们也变得越来越焦虑,毕竟国内外重点大学可容纳的学生有限,自然学生之间就存在着竞争关系,有竞争就要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但是,就在学生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的时候,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双减”政策,不仅大面积关停了校外培训机构,还阻碍了学校对学生的分层管理,要求取消重点班和普班的分班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一来,等同于将优质教育普及,自然这些“鸡娃”、“填鸭”的家长难以接受,不仅没有约束学校严格遵守“双减”政策,反而“精英家长圈”成了名校拒绝“双减”的保护伞。

不仅在国家明确的政策约束下,还坚持分班、组织考试,更是在听到有家长到教育部门举报的时候,感到十分的愤恨,他们似乎从来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他们到底辛不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升学固然重要,但却不要培养成“学习机器”

其实,真正处在家长的角度,也是能想清楚他们过于严格的要求,是不想让孩子们承受他们现在所承受的压力,这是来自生活、工作或学习中的多重压力,却逐渐迷失了本心。

面对激烈的竞争时,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但是,随着国家教育部不断地做出调整,希望培养出更多灵活性较高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不是只知道啃书本的“学习机器”,这点在新高考的实行下,也是想给家长和学生们有所警示,以至于原本只凭着死记硬背的学生,在现在的教育模式下根本就不受用。

也希望这些家长能清楚地意识到,保证孩子的升学率固然重要,一定不要将孩子培养成“学习机器”,每天只知道刷题、苦读,即便高出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今后真的能适应得了职场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往前推5~10年,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的确能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却再也没办法争取到更高的分数,因为教育的模式已经改变了。

随着新模式高考不断地完善,将选课权最大限度交到学生的手中,同时也意味着教育领域将迎来新的样貌,学生们仅凭着以前的学习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意识到,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而不是老师或家长布置给自己的任务,只有想清楚这点的学生,才有可能在学习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在教育改革下,学生要善于发掘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上海“精英家长圈”的存在,你认为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