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盛锐

又到一年开学季,文具盲盒、联名款书包……各种新鲜玩意吸引了不少孩子和家长的眼球。动辄五十上百的价格,也让不少人感叹:现在连个文具都这么贵了吗?

但是,对于老杭州来说,却有一个平价又好逛的文具购买地,那就是庆春路文化用品市场。

建立于1994年的市场已经28岁了。

这个老市场生意怎么样?文具有没有什么新变化?

9月2日上午,小时新闻记者带大家一起去看看。

庆春路文化用品市场位于庆春路和建国北路路口的东北角,门头的鲜绿色是今年最流行的色彩,泛黑的招牌却记录了市场近30年的岁月。

市场对面,原本属于葱包烩老爷爷的摊位也换成了一家粥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头子五月份就不做了,身体不好退休了。”附近的一位店主说,“老头葱包烩”刚关门的时候,他还会习惯性早上想去买一根,结果一抬头发现门关了,“慢慢就习惯了,现在新店也开了,蛮好的。”

测温、亮码后,记者进入市场。一排的店铺,大约只有一半开着,顾客不多,有几个店主正聚在一起聊天。

“我已经开店20多年了。”杨大姐的摊位就在路口附近。摊位不大,两三个平方,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文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1-3元/支,这个10本一叠的练习册6元,这个笔袋15元……”杨大姐说,文具的价格很透明的,价格十几年没怎么变了。

杨大姐是台州人,50多岁,一直在这个市场卖文具,“最开始摊位在很里面,后面慢慢干出来了。”

临近开学,卖的比较好的还是书包和书皮,但是杨大姐觉得今年生意一般,往年8月底是书包卖的最好的时候,这两天买的人不多,“有顾客说东西基本都是网上买,方便,但是也有买了质量不好退货之后,还是选择来店里买,我们的质量看得到的嘛。”

现在杨大姐还有一些公司的老客户,定期送办公用品,“把店经营下去是没问题的。”

更多详情等待前方记者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