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紧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适合的工作,无奈之下很多人会选择先回家,然后再慢慢找工作,但是事态往往不会朝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高考,被称为我国最重要的入学考试,每年高考中都有很多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及专业,自然也有很多考生,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考出优异的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x学生们努力学习提高在高考中的成绩,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想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拥有一个好的前程,但是不尽人意的事太多,甚至到最后找工作都成了奢侈。

当代大学生毕业后需要面对紧张的就业形势,经常会将自己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不仅找不到适合的工作,还可能因为在应聘过程中挑来挑去,导致错失很多不错的工作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85大学毕业后,考编屡次失败成“啃老族”,父母无奈又困惑

越来越多“高学历、名校”的毕业生,想要进到体制内工作,不仅工作稳定且体面,最重要的是享受极高的社会地位,这是社会上大多数工作岗位不具备的优势。

编制岗位更是父母、亲戚眼中满意的工作,然而,编制岗位拥有者作为直属于国家的公职人员,哪是轻易就能获得的?考编制的人需要经过层层严格的选拔之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从中按照由高到低的方式,挑选出优秀的人才获取编制名额,也因为编制岗位录取率极低,导致大部分考生最终都只能无奈沦为“陪跑”,白白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不断地加重,不知从何时起,考编逐渐演变成了“新型啃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假借考编制备考的名义,名正言顺地回家靠着父母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刘是一名985高校毕业生,临近毕业的时候,身边的同学、室友都在认真参加面试找工作,但是小刘因为在大学期间当了两年学生干部,专业成绩也比较优异。

就没有着急参加招聘,直到身边人都找到了工作准备离校,小刘才意识到自己该参加招聘了,只是此时已经到了毕业季尾声,大部分重要的企业单位都已经完成了招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刘却还是在仅剩的招聘单位中左挑右选,直到学校通知统一离校,但是小刘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想回家但需要理由,这是就看到了地方事业单位的编制岗位组织公开招聘。

小刘一想机会来了,和父母提出要回家备考准备考编制,起初父母还是喜出望外,却不曾想自家名校毕业的孩子,会因为考编成了“啃老族”,并且编制考试屡次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为了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对体制内很多岗位提出了扩招,其中就包括备受关注的编制岗位,也是各地政府为了降低人才流失的一种手段,但是相应的报考人数也在增加。

面对逐年增长的考编人数,有关部门提出的扩招名额,在增长人数的面前显得微不足道,这也就意味着考生之间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但是却没有让这些大学生动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编应该得到支持,但作为父母也要保持头脑清醒

实际上,考编制之所以能成为新型啃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家长的放纵,因为在父母眼中,编制是非常好的工作岗位,如果能考上编制等同于“光宗耀祖”。

自然大部分家长在听到孩子要考编制时,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直接忽略了理性思维,给家长们造成一种误区,坚信自家孩子是“浪子回头”,家长更不能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殊不知这就是毕业生们在为自己的“啃老”找借口,然后过上靠着父母养活的潇洒日子,哪怕考试失败几次,家长也只会觉得是因为竞争大,报考人数太多等原因。

完全不会认真考虑自己孩子的资质,是否真的是考编制的料!更不愿主动承认自家孩子比别人差,甚至到最后孩子都想放弃了,但家长还在劝着孩子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每个大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了,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更要为辛苦支撑着的家长负责,任何一分钱都不可能是大风刮来的,自然大学生也不应该靠着父母生活。

即便是就业形势再紧张,只要敢于直面,困境终究会过去的,如果只是一味地逃避,最终可能连找工作的机会都没有,毕业生最佳的就业时间,只有刚毕业的前两年。

大学生将考编制,当成“啃老”的借口,你有什么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