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日化砖家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开展规范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生产经营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3个月的规范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生产经营行为专项行动,《通知》已于2022年9月1日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以严厉打击生产经营未经注册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网络违法违规销售、无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资质、超范围经营等行为为重点,严肃查处相关案件,惩处违法分子,曝光典型案例,消除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建立健全机制,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

目前,全球近视人数约25亿,中国近视人群人数多达6亿。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近视人群将达49.49亿人。青少年近视率超过50%。近视在我国越来越“大众化”。

随着青少年近视率提升,隐形眼镜需求增多,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RGP隐形眼镜市场规模为88.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0.2%;2021年我国RGP隐形眼镜市场规模约为103.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6.6%。

美瞳是隐形眼镜的一种,具备了框架眼镜不具备的优势。眼睛是心灵的窗,彩瞳是“彩绘的玻璃窗”,在社会“颜值经济”、“她经济”的驱动下,美妆行业在疫情下也迎来了新一轮的融合增长,彩色隐性眼镜异军突起。

但市场也隐藏在许多危机,具体表现在其作为医疗器械产品的安全性、使用风险等问题上。

据了解,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相关规定,软性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

另外,隐形眼镜使用时长期接触角膜,对眼角膜有潜在的安全风险,因此被列入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隐形眼镜的护理液同样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消费者不要盲目、过度追求美容化妆功能。长期配戴隐形眼镜容易导致干眼症、急性角膜炎等问题,尤其是在网上购买的不正规的装饰性隐形眼镜,相比普通隐形眼镜会更厚,透氧性更差,材料更硬,与眼部的摩擦会更大,对角膜的伤害也就更大。

《2022中国彩瞳行业指南》数据显示,00后偏爱上课时戴美瞳,95后偏好在旅行、约会等场景,90后则偏好上班通勤、运动健身等。

尤其是在近两年疫情影响下,美瞳需求市场急剧增加,《2020年中国美瞳行业概览》显示,近年来美瞳消费极具攀升,2020年销售规模超100亿。也就是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各家资本纷纷跑步入场,像美瞳品牌Moody、可啦啦、可糖相继获投,多家资本开始活跃于各美瞳品牌的成长前期。

与此同时,伴随着疫情而来的是线上美瞳消费市场的火爆,据央视财经报导,由多个电商平台销售数据显示,美瞳成为暑期消费季必囤商品。“口罩经济”下,美瞳成为新的火热单品。

根据《天猫隐形眼镜行业人口洞察白皮书》发布的相关数据,相比口红20%的复购率,美瞳的复购率高达30%至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美瞳市场也存在诸多乱象,尤其体现在线上销售市场。首先表现在美瞳被过度宣传,致使消费者忽略对美瞳的真正了解。其次,一些博主在介绍美瞳时,隐藏或未主动告知美瞳关键参数。另外,网上销售渠道内可能有假冒伪劣产品混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2022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发布选购使用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的提示,提醒消费者:美瞳在我国作为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在上市前需要通过安全性、有效性的评价,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后方可生产、销售和使用,其生产企业需要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经营此类产品的企业需要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而这次《通知》中也周密地部署了规范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生产行为、规范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经营行为、规范网络销售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行为、依法严查重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4项工作任务,并明确了各级药品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督检查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