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假,是指劳动者本人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企业应该根据劳动者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一定的医疗假期。病假是法律规定给予劳动者在患病时享有带工资休养的权利。

实践中,经常出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休病假问题上发生众多争议,在这些争议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休病假必须经过批准才有效,否则就按照旷工处理。

用人单位的这种规定和要求是否合法,是否存在法律风险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理清病假和医疗期这两个概念。

一,医疗期

1,什么是医疗期?

病假是指劳动者因疾病或非因工伤,经用人单位根据医嘱批准其停止工作、进行治疗休息的期间。

医疗期则与病假相辅相成,根据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 9 9 4 4 7 9号)第2条规定,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2,医疗期的期限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

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请病假必须要经过用人单位批准吗?

由上述医疗期的概念可以看出,劳动者拥有身体健康权,患病后享受医疗期是法定权利。

由于员工是否生病、疾病严重程度、是否需要停工休息治疗必须是具备资格的专业人员才能判定而非用人单位,因此医生开具的病假单是员工休病假的唯一依据。

实践中,用人单位为了管理需要,通常要求员工履行一定的请假手续,并且要求提交病假单、病例、缴费凭证等材料,但是这些只是员工向公司履行告知义务的证明文件,公司也仅仅是形式审核,并不是批准。

只要劳动者办理请假手续时,向用人单位递交正规医疗机构出具的病情证明单,用人单位就应当充分保障其休病假的权利。拒绝批准病假、批准时缩短病假期间等做法都是不妥当的。

当然,单位可以对于员工办理病假的手续作出规范,包括申请病假的时间、需提交的申请材料等程序性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病假期间有工资吗?

1,病假期间有工资吗?

根据劳动部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规定,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连续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该向其支付病假工资。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由此可见,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

对于病假工资,用人单位可以在合同中与职工进行约定,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就可以。

法律依据:

《劳动保险条例》

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

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

对于病假工资的支付,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的期间须在医疗期内,且一般不超过6个月。连续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的,用人单位支付病假工资;连续医疗期间超过6个月时停发病假工资,改由社保基金按月支付疾病或非因工负伤疾病救济费。

1)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

病假工资的基数按照以下三个原则确定:

(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2)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此外,按以上三个原则计算的假期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2)、病假工资的计算公式

病假工资的计算公式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1)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

①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②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

③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④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⑤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2)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社保基金支付疾病救济费,此项救济费付至能工作或确定为残废或死亡时止:

①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

②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

③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和计算系数确定后,便可计算出病假工资的数额。

病假工资=(计算基数/21、75)×计算系数×病假天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第十六条、第十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