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6点半,在温州龙港市华中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现场,50位社员现场报名建缴公积金。社员冯亦霸在登记表上签下名字,成为浙江省首位申请建缴公积金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据悉,从9月1日开始,龙港农民可以正式申缴住房公积金。而将农民群体纳入公积金保障体系,这在全国来说,是一项创举。

据了解,龙港以宅基地制度改革为契机,在龙港市集体经济组织中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今年9月1日起,在首批13个试点社区,年满16周岁且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灵活就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纳入公积金建缴对象。对象涵盖了进城务工人员、个体工商户、在村务农人员等,覆盖人群达23868人。详细>>

将农民纳入公积金建缴对象有什么作用?这跟城镇职工的公积金有什么不一样?

浙江温州龙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因为向农民开放土地有偿使用权,以及“发动群众集资建镇”等开先河之举闻名,被称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当地的又一个创新做法,是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范围。龙港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蔡启尧告诉记者,在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下,当地把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住房保障体系,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一项抓手。蔡启尧介绍:“特别是龙港2019年撤镇设市以后,我们的城镇化率、市民化率大幅度提高了,所谓的农民基本上都是自己打工的、做生意的,真正在田里干活的已经是少数了。温州正好有一个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制度,我们受到启发,想把这个范围再给它扩大,把龙港的农民也纳入住房公积金管理。”

龙港市正在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龙港市华中社区的农民冯亦霸准备缴存公积金来建新房。冯亦霸说:“我老房子拆掉安置到新区,孩子长大了需要住一个套房。商业贷款一套房子要40万,利息是4.9%,公积金政策出来了贷款利率是3.25%,每个月相差600元左右。我们建房需要资金,家里做点小生意,也需要资金流转,我们更需要这个政策。”

蔡启尧介绍,希望公积金制度可以缓解农村住房保障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蔡启尧:涉及老百姓拆旧建新,他们就有这个愿望和需求,希望有资金支撑来改善自己的住房品质。

记者:村民真的去银行贷这个款,现在好贷吗?

蔡启尧:不好贷,还得要亲戚朋友担保。一般银行现在最多也就三年期,三年到了以后,要把本金,比如贷二十万、三十万要先还进去,再贷出来。手续也比较麻烦。公积金贷出来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慢慢还,一个月还几百块钱、千把块钱,这个压力就会减少了。

龙港市的50万常住人口中近半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年满16周岁且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灵活就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纳入公积金建缴对象,包括大多数在村务农人员、进城务工人员、个体工商户等。按照不低于龙港市上年度最低月工资标准10%的比例,自愿缴纳住房公积金,连续缴存6个月后,可享受15万至50万元不等的公积金贷款额度。

跟城镇职工的住房公积金不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住房公积金是个人缴纳,没有单位等额配缴。但为了进一步增强政策支持力度,龙港市对建缴住房公积金的“无房户”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实施地方财政按月配缴补助,标准为个人月缴存额的25%,最高不超过每人每月75元。

今年以来,部分地区的首付比例、房贷利率等“购房门槛”有所降低,温州市的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提高。龙港试点“农民住房公积金”的消息发布后,有评论猜测这是促进消费的一种方式,对此,蔡启尧回应说:“跟这个搭不了(无关)的,因为社会上的买房是商品房,我们这个是属于农村宅基地,两个是不同的。”

记者:它其实不能用在去城里买房么?

蔡启尧:假如是改善型的也是可以的,但是我觉得这一方面的考虑应该是比较少的。

记者:就算是村民用来翻新自家住房,也是促进本地消费的方式吧?

蔡启尧:对,要改善生活品质。

记者:但是我们的初衷不是促进消费?

蔡启尧:那不是。我们主要为了一个是没有房子的人,要给他资金来住房,第二个是改善自己的住房品质。我们的初衷没有说要促进房子交易。

蔡启尧介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缴住房公积金制度在8月31日发布,当晚在一个试点社区宣讲,已经有50位村民申请。9月1日正式实施之后,经相关部门审核,将由龙港市公积金管理部门为他们开设个人公积金账户。“8月31日晚上我们在第一个社区华中社区,正好他们村里开代表大会,所以我们过去趁这个机会把这个事情宣传一下。华中社区正好是全域整治的试点村,已经在开工建设了,他们老百姓对自己的资金需求一清二楚,所以他们反应可能就会快一点。9月2日下午我打算把这13个社区叫过来,把宣传单印起来,给他们挨家挨户再发一下。13个社区我们算了一下,涉及有资格的人口是23800多人,5900多户。我们预计到年底目标是500户。”蔡启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