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国无外交”,意思是弱国的国际地位太低,难以与强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也指战争时期没有平等的外交,完全是弱肉强食。与这句话类似的还有“落后就要挨打”。这些话算是某些人对近代以来中国在与世界打交道时的经验总结,归根结底这些话强调实力就是一切。
世界比想象中复杂,发挥作用的因素也并不仅有实力。如果实力决定一切,那么强国应该恒强,世界上就不会有衰落的霸主。有些情况下实力由强转弱、有些情况下由弱转强,从内部来讲起作用的因素是应用实力的谋略是否高明;从外部来讲起作用的因素是能否得道多助。
德国在一战前,实力已经超过英国。但比利时、卢森堡、荷兰这些欧洲的中小国家依然跟着英法混,不愿意倒向德国。德国难以和这些国家建立超越英国的关系,是因为理念上有巨大的分歧。德国在一战前哀叹自己的国际环境不利,缺少有分量的盟友,这是因为德国与这些中小国家之间的理念分歧非常大,他们亲英法而讨厌德国,好不容易找个意大利当帮手还叛变了,德国有些失道寡助的窘迫。
春秋时的郑国,夹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需要两头讨好,仍难免两头受气。但在子产执政时期,郑国巧妙的利用了晋楚的矛盾,为自己争取了几十年的良好国际环境,国家安定,人民富足。以郑国之弱,只要策略得当,微操得体,一样可以在外交上玩得风生水起。正所谓大国有大国的力道,小国有小国的巧妙。
再看中日战争,彼时中弱日强,但因为站队得当,中国在二战后一跃成为联合国五大国。要知道从鸦片战争开始直到抗日战争结束期间,中国都是世界弱国的形象,就因为外交得当,战后混成了五大国,要知道中国在实力上根本无法与美苏英抗衡,甚至比起沦陷过的法国都差很多。因此弱国怎么能说就无外交?
俄乌战争,俄罗斯的实力与乌克兰相比是碾压式的。但是乌克兰得到了北约、欧盟的全力支持,公开给枪给炮给导弹,乌克兰第一夫人还在美国议院做了演讲,是宋美龄之后的第二个外国人获此殊荣;反观俄罗斯虽强,只有伊朗向其提供了无人机。弱国赢得了慢慢的外交援助,强国却孤家寡人对抗群殴。
事实就是事实。弱国可能有外交,可能没外交;强国也可能有外交,可能没外交。除了实力在里面说话,道义、策略、技巧都在发挥着作用,不应该有所偏废。盲目崇拜实力既无知又粗暴,历史已经反复证明这是一条取祸之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