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克拉瓦,这座俄罗斯帝国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静谧小渔村,在库普林的作品中被歌唱,却成为苏联海军的绝密地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以来,只有少数军人和当地居民可以接触到它的秘密。直到苏联解体,都没有几个人知道在这个美丽的海湾附近的群山里究竟隐藏着什么。苏联在塔夫罗斯山内秘密建造了一个潜艇基地,代号“825 GTS工程”。现在我们有一个特殊的机会来了解苏联工程师和军人做出的巨大工作。

现在我们有一个独特的机会来了解苏联工程师和军人所做的巨大工作——“825 GTS工程”。现在,它是巴拉克拉瓦地下博物馆,它不仅是克里米亚,还是俄罗斯境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博物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多年来这座地下潜艇基地改建的博物馆内缺少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一艘潜艇。而这个重要的展品长期以来都在塞瓦斯托波尔南湾的码头上停泊,作为发电站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艘潜艇就是PZS-50试验潜艇(右),它的艇艏上方增加了一个巨大的隆起部分,内部并排安装了两具650mm鱼雷发射管,可以进行鱼雷和潜射导弹发射试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艘潜艇最初是633级常规潜艇,原本舷号为S-49,改装之后舷号变成SS-49。不过,在很多时候,还是称呼它为S-4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33级潜艇就是大家熟悉的R级潜艇,只不过R级是北约代号。R级潜艇是苏联上世纪50年代设计的常规柴电潜艇,采用了二战时期德国XXI型潜艇的部分技术,排水量2110吨,长76米,吃水5.1米,水下航速13节,水面航速15.2节。主要武器为8具533mm鱼雷发射管,艇艏6具,艇艉2具。建国初期,中国获得了633级潜艇的技术,生产了033型常规潜艇,曾经长期是中国海军的主力潜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60年代,进入导弹发展的高峰期,各种型号的导弹先后研制成功,其中就包括了潜射导弹。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了满足新型武器的试验需要,苏联决定对633型潜艇进行改装,使之成为搭载新型导弹和鱼雷的试验潜艇,并获得了。由于试验潜艇的特殊性,苏联只改造了两艘,它们获得了特殊的型号——633PB。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33PB型试验潜艇专门用于测试水下发射的新型潜射导弹和630mm鱼雷,这艘潜艇曾经创造了240米深潜成功发射的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5年,S-49试验潜艇退役,被改名为PZS-50,成为塞瓦斯托波尔的水上发电站。继续服役12年后,这个水上发电站于2007年退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俄罗斯政府决定将其改造成博物馆,并将其运往巴拉克拉瓦博物馆永久陈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8月,S-49潜艇在拖船的牵引下进入塞瓦斯托波尔北侧的干船坞进行了最后一次大修。由于多年系泊,艇壳已经完全报废,所以将90%的艇壳进行了更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海军特别选择了一个晴朗的白天,在两艘拖船的牵引下,将完成改装的S-49潜艇小心地送到巴拉克拉瓦博物馆的入口。这张照片可以看到两艘驳船和S-49潜艇,照片上方就是巴拉克拉瓦博物馆的入口,岸边还有观看整个过程的当地居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这艘珍贵的试验潜艇在绞盘的帮助下,驶入巴拉克拉瓦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物馆底部已经放置好三个混凝土支座,当潜艇定位之后,将航道内的海水抽出,潜艇就下落到支座上,最后完成固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工人对航道内进行清洁,就如同当年一样,海水抽光之后,里面留下大量的鱼。工人可以像前辈一样,在这里饱餐一顿,顺便还可以给家人带走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清洁工作完成之后,还要建设大量的博物馆设施,为来到这里的参观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博物馆内的空间有限,即便使用广角相机,也很难将这艘潜艇收入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侧的岸边树立起透明的玻璃围栏,在保证参观者安全的前提下,不会阻挡视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艇艏加装的隆起部分在系泊时不会与海水接触,相信这里的艇壳还保留着原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够清楚看到隆起部分的结构,它的后方就是潜艇的主出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难想象当年苏联军人是如何在这座花岗岩山脉中挖掘出如此巨大的潜艇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潜艇右侧的岸边,有这艘潜艇的详细介绍,以及相关的模型和陈列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还有当时艇员逃生时使用的潜水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拍摄这组照片时,S-49潜艇内部还没有修缮完毕,摄影师无法进入潜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舷梯已经完成,上面已经有S-49潜艇的名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49指挥围壳上有大量设备,以全部伸展的方式给大家进行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往很少有这样的状态,很多人都以为633型潜艇指挥围壳顶部没有什么装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潜艇左侧岸边是两层结构,这样的地方完全可以拍摄科幻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博物馆的码头部分完全可以参观。潜艇周边布设了特殊的保护网,防止参观者意外跌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观者可以沿着艇艉处的扶梯下到航道底部,观察潜艇的底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了解航道的内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到633型潜艇的尾部设计,以及带涵道的双螺旋桨,这个设计基本上照搬了二战时期德国XXI级潜艇,并成为苏联多型潜艇的基本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这张照片会让所有参观者感慨“825 GTS工程”的伟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S-49试验潜艇的改造部分只限于艇艏上方,因此艇壳部分保留了633型潜艇的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潜艇底部是平坦的,这方便潜艇坐沉海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个混凝土支座支撑这艘潜艇,可以看出潜艇的结构强度非常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里的混凝土结构非常粗糙,但是,这里平时都是被海水淹没的,因此粗糙一些并不会影响性能。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已经使用几十年,混凝土材料仍保持了良好的状态,说明使用了特殊生产的抗腐蚀水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艇壳底部是红色防锈漆,开口部分用薄板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面说过90%的艇壳进行了更换,因此如果是服役状态,这艘潜艇的艇壳不会有太多的焊缝,会比现在更加平整光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艇艏有开孔,用来吸入和排出海水,控制潜艇的下沉和上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侧也有很多方形和圆形的开口。照片左侧可以看到艇艏处的扶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艇艏下方有特殊的薄板结构,内部放置声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33型潜艇依旧采用二战时期德国潜艇的鲸型设计,这种构型的潜艇水面航速更快。随着潜艇技术的更加成熟,这种潜艇的构型现在已经不再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艇艏向上拍摄,可以看到艇艏顶部的加装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时,以及战后第一代潜艇,从概念上还是能够潜水的水面舰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艇艏两侧白色方框处就是鱼雷管发射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艇艏处的扶梯上,可以直观感受到艇艏上部加装部分的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用白色油漆标出发射管的开口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30mm鱼雷发射管比633型潜艇配备的533mm鱼雷发射管要大出很多,如果直接对潜艇进行改装,工程量过于复杂,于是采用了这种特殊的加装设计。当然,这样的“简单粗暴有效”的结构,势必恶化了流线型结构,对航行性能造成影响。不过,对于一艘试验潜艇来说,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S-49试验潜艇的到来,会成为巴拉克拉瓦博物馆吸引更多参观者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