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迁中的坚守

——一名中学教师眼中的变与不变

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教师工作、生活的地方,也是学生学习、活动、成长的摇篮。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对师生而言都能起到“无言之教,润物无声”的效果。作为一名从教30多年的中学教师,我见证了所在学校——市第一中学,在教育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发生的喜人变化。

教育教学环境的变

原来的教学楼窗户小,冬冷夏热,通风差、光线暗,每到阴雨天必须开灯才能够看清楚黑板。教具也比较简陋,老师上课基本就凭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为了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当时我积累资料的主要方式就是依靠手写,或者把有用的内容从报纸上剪下来粘贴到笔记本上。

如今的市一中,硬件变化是实实在在的,综合性教学大楼拔地而起,窗明几净,还用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室里学生就可以观看《新闻联播》《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业余时间还能看看电影。丰富多彩的视频和图片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让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轻松了很多,也极大提高了课堂授课效率。

书店搬到了学校综合楼里,已成为书香校园的一个亮点,是师生品鉴书籍、交流思想的绝佳去处。学校还定期举办各种读书交流活动,师生分享读书心得,碰撞思想火花,在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同时,陶冶了情操、提升了思维能力。在浓厚书香的校园,教师们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图片来源:濮阳市第一中学网站)

教学方式方法的变

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变化,市第一中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变化。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教师虽然完成了学科知识讲授和教学进度,却无法真正照顾到每一名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和个性发展。教师虽然是知识的传播者,但也是思想的灌输者和行为的操控者。学生变成被动的学习者和听众,无法真正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大水漫灌的教学方式方法无法真正让学生展示自我和提升自我,忽视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面对当前思政课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如今,学校的教学方式方法由灌输式教学向互动民主式教学转变,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思想。活动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路径,能力和素养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创新使用启发式、民主参与式、开放式等教学方式方法,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做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一种和风细雨和细水滴灌的效果。

(图片来源:濮阳市第一中学网站)

教书育人的初心不变

从教30多年来,我作为一名初中思政课教师,始终坚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始终坚守把“育人”放在首位的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要命题,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在新征程上,我也将牢牢把握新时代初中思政课教学要素的变,坚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的信仰不变,把青春年华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中,着力于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新人作出自己的贡献。

市第一中学教师霍翠霞 讲述

记者 史式灿 整理

来源:濮阳日报

编辑:韩梦珊

初审:李文亮

审核:徐洪波

终审:杨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