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2年8月2日,就在全国人民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5周年之际,浙江诸暨市的一位老兵却永远离开了他所热爱的祖国和人民。

老人名叫郭荣熙,诸暨枫桥阳春村人,让人们记住他的,多半是因为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而他正是电影中炸桥英雄的原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中国人民志愿军郭荣熙

抗美援朝二次战役时,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第60师作战科参谋的郭荣熙,接到上级首长的命令,“彭师长叫我去,180团,炸桥!”

面对这个艰巨的任务,郭荣熙没有半点犹豫,因为他知道,一旦水门桥被炸毁,美军南逃之路将被彻底截断。

就这样,面对着朝鲜半岛零下四十度的极寒天气,郭荣熙带着战士们第一次走向了水门桥。

70多年前的朝鲜半岛上,郭荣熙以及志愿军战士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区区一个水门桥为何能够成为两军争夺的焦点?

又是什么原因令水门桥三次都没有被摧毁?

一、元山登陆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战争初期,面对朝鲜人民军猛烈的攻势,韩国军队不堪一击、一败再败。

面对韩国的如此颓废之势,作为“盟友”的美国开始坐不住了。

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美帝国主义不顾各界阻拦,公然向朝鲜半岛派兵干涉。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中国出兵朝鲜,美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并擅自“操控”联合国,组建了一支以美军为首所谓的“联合国军”,7月5日,美军参加了第一场对朝鲜的战役。

虽然美军加入了朝鲜战争,但是在战争初期依旧处于劣势,让朝鲜人民军追着打。

人民军节节胜利,先后发动了汉城、铁原、洛东江等战役,成功占领了绝大部分朝鲜半岛地区以及人口。

然而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双方一直以“北纬35度线”为界,陷入了胶着状态。

美军与“联合国军”的处境已经不容乐观,为了扭转战局,盟军司令麦克阿瑟于9月15日发动了仁川登陆,美第十军犹如一把利刃,将正处于节节胜利状态中的人民军拦腰截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美军仁川登陆

被称为“美利坚之剑”的美海军陆战队一师顺势登陆,开始投入这场战役,之后便一直在与朝鲜人民军的部队进行战斗。

登陆后的美陆战一师向朝鲜人民军固守的釜山防线发出猛烈的进攻,强大的装甲力量令人民军损失惨重,拼尽了最后一丝力气,仍未能阻挡美军的攻势。

在之后不到一星期的时间里,“联合国军”便与美七师成功会师,朝鲜人民军全线崩溃,腹背受敌,“联合国军”随即展开猛烈的反攻。

面对来势汹汹的“联合国军”,朝鲜人民军被迫发起了最后一次进攻,见到后路已被敌军截断,也不得不开始全军撤退。

此时,人民军前有美第十集团军围堵,后有美第八集团军穷追不舍,稍有不慎将会全军覆没。

而反观“联合国军”,已经一扫昨日颓废之势,战场局势一片大好,但就在这时,麦克阿瑟却做出了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决定——元山登陆。

也许是对登陆作战变得着迷,这位总司令紧急调回了前线的美第十军,令战士们重返仁川港,准备在元山再次实行一次两栖登陆计划。

换句话说,如果当时麦克阿瑟没有组织云山登陆,那么“联合国军”极有可能速战速决,一举占领朝鲜半岛全境。

但历史没有如果,不得不说,麦克阿瑟的这番举动,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

为什么这么说?大家接着往下看。

美第十军奉命优先从仁川港登船,这样一来,便打乱了负责在此处装卸物资的美军后勤部队。

从而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美第八军不能及时得到补给,进攻趋势也开始减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

面对已经陷入混乱的仁川港,麦克阿瑟只能下令第七师远赴釜山港进行装卸货物,这又一下子令釜山港陷入混乱。

就在麦克阿瑟尽情指挥之际,朝鲜人民军利用美第八军追击间隙,突出了重围,“奇迹”般地返回了北方。

两周后,美第十军才“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元山港附近的海域,但此时的元山却早已被人民军顺道给占领,并且在吃了仁川那次亏之后,人民军开始变得谨慎,在海岸附近早已布置了大量的水雷。

麦克阿瑟只能派遣日本扫雷舰前往元山港附近排雷,还没顺利登陆的美军也只能在海上“闲逛”。

与此同时,面对朝鲜半岛的危机局势,毛主席也正式下达了出兵朝鲜的命令。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的带领下,浩浩荡荡朝着朝鲜战场前进。

等到美第十军好不容易从元山登陆后,我人民志愿军早已完成了一系列的战争部署,等待美军的将会是一场又一场的恶战。

二、两军相遇

当美军“历尽艰险”终于抵达预定作战位置后,殊不知已经陷入了我志愿军的“包围圈”,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全线打响。

10月25日,我志愿军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成功抵挡韩国军队的猛烈攻势,消灭敌人500余人。

对此,狂妄的美国人认为我志愿军只是小部分参战,仍没有重视。

就这样,我志愿军在西线战场集中5个军及1个师的优势兵力,向“联合国军”发起突然性的进攻,将毫无防备的“联合国军”赶至清川江以南,歼敌15000余人,挫败了麦克阿瑟的“感恩节攻势”,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作战经过

但与西线战场不同,位于东线战场的志愿军第四十二军的两个师,奉命在盖马高原采取防御姿态,阻击韩军以及美陆战一师的向北的推进攻势。

11月5日,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以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取得胜利而宣告结束,西线战场上的枪声也逐渐减少。

面对暗流涌动的朝鲜战场,彭总当即便做出了以“诱敌深入”为主的第二次战役作战部署。

就这样,十几万志愿军战士突然如同人间蒸发一般,从朝鲜战场“消失”,包括在东线奉命阻击敌人的两个师。

而此时,东线战场上的美陆战一师正在摸索向北前进。从真兴里到下碣隅里的每一步,美军都走得异常谨慎。

11月中旬,美陆战一师与美第七师继续沿着咸兴江界公路一路向北推进。

27日晚,行进至长津湖一带的美军,遭遇我志愿军第九兵团8个师的猛烈进攻,经过一夜的激战,美军被截为五段,被我志愿军分割包围。

28日,我志愿军各部以不计一切代价的攻势,向敌军发起进攻,但由于敌军物资充沛、装备精良,以及自身伤亡较大,被迫转为了防御态势。

此时的敌军已成颓势,在炮火的掩护下,开始向下碣隅里撤退。美陆战一师不仅在这里设置了前进指挥部,并且还修建了机场、补给站等防御工事。

奉命向下碣隅里进攻的五十八师经历一夜的战斗,在付出较大的伤亡后,才占领了外围制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下碣隅里

30日,志愿军27军集中2个师以及全军的炮兵力量,向驻守在新兴里的美军第七师一部发起进攻。

由于战斗突然,敌军来不及支援,就被我志愿军歼灭。直到战斗结束打扫战场看到敌军的团旗时,志愿军战士们才知道被自己歼灭的正是大名鼎鼎的“北极熊团”。

面对几乎全线崩盘的“联合国军”,麦克阿瑟不得不一改往日的进攻,做出全线撤退的命令。

三、三炸水门桥

至此,志愿军想要彻底围歼美陆战一师的计划已经落空,但为了能够堵截逃跑中的敌人,第九兵团的战斗仍在继续。

为了完成围堵敌人的计划,二十军第五十八师和六十师继续向南穿插,阻击将要突围的敌人;八十九师向真兴里南部前进,切断敌人后路;二十六军整顿兵力,继续展开追击。

而美军方面,为了保障己方的王牌力量陆战一师全力突围,将位于东线的各种兵力都投入到了战场上。

6日,位于下碣隅里的陆战一师摧毁了大本营里的一切,准备向南面的兴南港发起突围。

而此时,狭小的兴南港已经被南逃的“联合国军”围堵得水泄不通,他们已经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逃命!

7日,南逃中的陆战一师陆续撤退至古土里地区,只要成功通过前方6公里外的水门桥以及1081高地,陆战一师便能够顺利逃脱,逃离开这“人间炼狱”。

水门桥可以说是南逃美军的必经之路,此处环境复杂,它是一座建设在水坝上的公路桥,虽然只有8米宽左右,但却是从下碣隅里通往兴南港的唯一陆路通道。

如果被摧毁,对于驾驶大量重型车辆南逃的陆战一师将会是致命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水门桥

而对于水门桥的重要战略价值,志愿军也早已认清,只有将这座桥摧毁,才能够迟滞或者切断美军的退路,将美军的“阳关道”彻底变成“鬼门关”。

早在12月1日,负责切断美军南逃路线的二十军五十八师和六十师的战士们,便接到了炸桥的命令。这也是志愿军首次炸桥,郭荣熙执行了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炸水门桥的这个任务,是我们六十师师长派我去的,因为当时这个任务很紧张……”郭荣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坚定地说道。

在解放战争时,郭荣熙便以过硬的爆破技能担任了爆破班长一职,并且出色地完成了多项爆破任务,荣获了集体二等功和个人一等功,是一名出色的爆破战士。

接到任务后,郭荣熙虽然知道此行可能凶多吉少,但是并没有丝毫犹豫,带着自己班的战士们便立刻行动起来。

当时天空中还下着大雪,战士们趁着恶劣天气敌人难以发现自己,一改夜间行军的习惯,全速向水门桥进发。

在路上,战士们没有吃到一口热的食物,刺骨的严寒令所有人的行动都慢了许多。

郭荣熙事后回忆道:“战士们都臃肿了不少,他们在很深的大雪中艰难前行,美军的侦察机好几次从我们头上飞过都没有发现。”

11月29日,郭荣熙率领战士们艰难地抵达了水门桥附近,途中有两名战士不幸被冻死,剩余战士们的身体都或多或少被冻伤,但时间紧急,已经顾不上这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被志愿军炸毁的水门桥

此时美军已经抵达水门桥,并在桥头附近设置了大量的防御工事。

通过现场观察,郭荣熙发现了敌人的破绽,并抓住时机带领战士们快速靠近水门桥,将桥南和公路连接处作为爆破点。

趁敌军探照灯“巡逻”的间隙,郭荣熙将3个30斤的炸药包放置在了预定目标,并迅速拉响了引线。

“砰”的一声巨响,桥面被巨大的冲击波炸坏,同时美军也意识到了志愿军在执行炸桥的任务,立刻进入战斗状态。

为了掩护郭荣熙以及执行炸桥任务的战士撤退,其余隐藏在暗处的志愿军与美军展开了激烈的交火。

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此时却发生了意外。

由于长途跋涉再加上饥寒交迫的处境,郭荣熙与其他战士一样,行动变得有些缓慢,在引燃炸药包后没能及时撤退至安全区域,他的小腿被炸起的石块击中,腓骨被打得粉碎,一只脚更是旋转了180度。

此时的郭荣熙来不及思考,忍着就痛自己将脚扳了回来,其余战士及时赶到,将郭荣熙抬了出来。

志愿军第一次炸桥后,虽然对桥面造成了一定的毁坏,但并不严重,美军的工兵仅用极短的时间,便在破损的桥面上临时修建了一座木桥,美军的装甲车、坦克等重型设备仍能够继续通行。

12月4日,我志愿军再次向水门桥发起了冲锋,第二次炸桥再次取得成功。

为了防止美军继续修复水门桥,志愿军战士不仅炸毁了桥墩,并且还将周围所有可能用来修复的材料全部摧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被美军修复的水门桥

尽管如此,美军工兵便凭借先进的机械设备,在残损的水门桥上架起了一座以钢、木材料为主的辙桥。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志愿军再次炸桥,美军还派出了40辆坦克和重兵防守。

此时的美军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一旦有些风吹草动,便会展开疯狂地射击,这令志愿军炸桥变得“难于上青天”。

尽管如此,志愿军的战士们并没有退缩,他们要让这些美军付出惨痛的代价。

正如影视剧中表现的那样“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

执行炸桥任务的志愿军战士已经成为敢死队员,他们要进行第三次炸桥任务,钢七连的战士们要用自己的灵魂将美军钉死在水门桥。

战士们吸取了前两次炸桥的经验,加大了炸药的剂量。

12月6日晚,水门桥再次传来一声巨响,这一次不光是桥面和桥墩被炸毁,就连水门桥的基座都被巨大的冲击波给炸飞了。

经过指挥员再三确认,水门桥一时半会儿不可能被修好了。

此时的美军已经陷入绝境,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紧急向上级求助。

7日,美军运输机搭载着8套M2型车辙桥组件飞抵水门桥上空,用巨型降落伞投掷美军阵地。

8日下午,美军工兵竟然又重新架起了一座能够载重50吨的钢制桥梁。

美军的这顿操作,着实令志愿军没有想到,堵截美军后路的计划也只能宣告破产。

9日,美陆战一师陆续从“水门桥”撤离。

当陆战一师撤退至1081高地时,奉命在此处围堵美军的第六十师一八〇团二连的志愿军战士,已经冻僵在阵地,这也就是后人经常说起的“冰雕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冰雕连

11日,待陆战一师全部撤离后,将修好的“水门桥”自行炸毁,防止志愿军继续追击。

次日,在美军其他部队的接应下,陆战一师在兴南港航母群以及美军战机的掩护下,抵达五老里,逃出了志愿军的重重包围。

四、隐藏的“敌人”

自11月27日至12月15日,在这近20多天的时间里,美王牌部队陆战一师被我志愿军穷追猛打,损失近万人。

不得不说,第九兵团已经成为陆战一师在朝鲜战场上的“噩梦”。

志愿军三炸水门桥,虽然未能彻底截断美军撤退的后路,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美军的补给运输和撤退计划。

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极寒天气、装备差距和中美两国之间的工业差距,同样也是我志愿军所要面对的“隐藏敌人”。

我们将视线重新放到第二次战役中担任东线作战任务的志愿军第九兵团。

这支部队原本是我解放军实施攻台计划的第一梯队,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舰队驶入台湾海峡,攻台作战计划被迫停止,之后便紧急入朝参战。

由于部队出发仓促,以及为了全速行军实现轻装出动而主动丢弃了大量的御寒物资,等抵达东线战场后,只能顶着朝鲜半岛的极度严寒,穿着单衣与“联合国军”作战。

并且在战场上,由于苏联的“出尔反尔”,我军缺失了重要的防空力量,就这样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与敌人进行作战,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再加上由于缺乏补给线以及救援力量,很多只是受了轻伤的战士,因没能及时得到救治,而变得伤势更加严重,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后勤保障充裕的美军

而反观“联合国军”,单单一个陆战一师的坦克营,就足足有七十余辆坦克,就更不要说下辖每个团还配备了反坦克武器。

美军这种武器装备富裕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苏联卫国战争时一个坦克旅的规模,抵得上二战时德国半个坦克师。

其余的枪支、弹药的差距,就更不用说,不论怎么比,我志愿军都要比敌人逊色得多。

但就是这样的差距,我志愿军仍能将敌人打得落荒而逃,如果装备配置能够相近,那便又会是另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结局。

再说说令美军能够顺利撤退的重要原因,就是两国之间的工业差距。

仅仅两天时间,便能够空运来一座巨型“桥梁”,其中发挥作用的,无疑是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

最直观的来看,美国当时的钢产量已经达到7000万吨,而中国却只有5万吨。

所以说,阻止第九兵团完成任务的并不是美军,而是美国工业。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差距,毛主席在当时才会力排众议,做出抗美援朝的重要决定。

因为只有这样将敌人彻底打服,我们才能为之后赢取更多的发展时间和机遇,让数万万中国人的后代们,过上不再受人“打压”的幸福生活。

五、老兵不死

当时为了彻底炸毁敌人的退路,一八〇团的许多战士永远地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在一次采访时,郭荣熙说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士,他是幸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郭荣熙与爆破班战士的合影

“抗美援朝是必要的,是保家卫国,是非常光荣的。

我们都挺身而出,不怕一切牺牲!

水门桥炸了三次,第一次是我炸的。

美国人是机械化部队,我们是土枪部队,有任务的时候,一点也不犹豫,不怕牺牲。”

当时在执行完第一次炸桥任务后,郭荣熙便在上级领导的安排下回国休养,但是他始终忘不了前线的战友们。

他曾多次提出重返前线的要求,“我要去,就是死也要死在那个地方。”但是考虑到他的伤势,领导都拒绝了他的要求。

直到1951年5月,郭荣熙才终于得到了重返战场的机会,之后便又与战友们在朝鲜战场上浴血杀敌。

直到1952年6月,才随大部队返回国内,那一年他只有28岁,但很多志愿军战士却永远地“留”在了异国他乡。

回国后郭荣熙也并没有闲着,而是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到了支援大西北的建设中去,这一待就是14年。

再次回到诸暨老家时,他已经40多岁。

在之后的生活中,郭荣熙对于自己当年的英勇事迹并没有告诉他人,甚至是自己最亲近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郭荣熙的革命伤残军人证

直到2017年,郭荣熙的事迹被各大媒体开始争相报道,他的家人也才第一次了解到了郭荣熙当年的英勇事迹。

郭荣熙的晚年生活虽然有些平淡,但他却认为很充实,因为上了年纪的缘故,身体开始变差,每天只能在家人的陪伴下在小区里散散步,遇到熟悉的朋友还会坐下来聊聊天。

2022年8月2日,这位曾经守护了新中国的老兵,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98岁。

结语

也许就像郭荣熙英雄所说的那样,他是幸运的。从战争时期到和平年代,他见证了新中国由弱转强,快速发展的全过程,既有付出也有收获。

回顾七十多年前的那场战役,面对来犯之敌,我志愿军战士没有退缩,哪怕明知是死,为了身后的祖国和人民也甘愿纵身一跃。

哪怕漫山遍野的皑皑白雪,也掩盖不住战士们身上那耀眼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强军有我

“和平年代当爱珍”,东方雄狮已经逐渐苏醒,倘若有人敢在中华大地耀武扬威,数万万中国人一定会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