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的管辖地都是在所在的省份。但黑龙江有一地区的管辖地却不在本省,而是在隔壁的内蒙古自治区。这个地区就是我国最北端的地级行政区:大兴安岭地区。

大兴安岭地区全区共辖4个区、1个县级市、2个县,管辖区域总面积达8.3万平方千米。但所辖4个区中的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区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境内。由于这一特殊的原因,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区行政权属黑龙江,地权属内蒙古。我们可以把这个特殊的现象简单地概述为“借地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沿革

造成这一特殊现象的主要原因其实还是行政区划变革遗留下来的问题。1970年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领导。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和原属呼伦贝尔盟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全建制划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而在后来的1979年5月30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和鄂伦春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但原属鄂伦春自治旗的加格达奇区、松岭区仍由大兴安岭地区管辖,且原属地权不变。在此后的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大兴安岭地区一直保持着治权和地权分离对立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地纠纷

内蒙古作为拥有地权的一方,看着在自家的地盘自己却不能说了算。这多多少少有点让人不舒心。于是在2004年,刚刚从盟升格为地级市的呼伦贝尔市公开要求收回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区。给出的理由是大兴安岭林业开发的实质意义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已不存在。但黑龙江省对于这个要求肯定是拒绝的。因为在当初成立大兴安岭特区、建设大兴安岭时,人力、物力、财力都是黑龙江省出的。就像当地人说的那样“地是内蒙古的,人是黑龙江的,建设是黑龙江投入的。”而如今,加格达奇区已经建设成大兴安岭地区最繁华的中心城市,交通设施齐全,不仅有火车站、国道还有机场。就连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也设在这里。要是现在说让黑龙江省放弃这两块地的管辖权,很明显是不现实的。因为谁都不愿意做“为他人做嫁衣”的事。

带来的麻烦

1983年,随着撤地设市政策的实施,全国各地区陆续成立地级市。截止目前,全国只剩下7个地区未撤地设市。而大兴安岭地区就是其中一个。但大兴安岭地区撤地设市还存在着瓶颈。在2020年4月2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成立,正式结束了林区56年政企合一的历史。这也为大兴安岭撤地设市化解了一个瓶颈。然而,在撤地设市的道路上,大兴安岭地区仍然存在瓶颈。而这个瓶颈就是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区的地权归属问题。加格达奇区是整个地区的经济、政治中心。其繁华程度也不输其他市辖区。但是由于其和松岭区的地权并不归黑龙江省。使得大兴安岭地区撤地设市更加困难。如果能有效地处理好这两区的地权归属问题,相信大兴安岭地区会在撤地设市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眼界##大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