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萩平

过度担忧自己得了某种病,并伴有焦虑、抑郁症状,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甚至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这可能是患上了“疑病症”。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的精神科医生申晨煜发现,多数疑病症患者都有百度看病的习惯,这样的状况又被称为“网络疑病症”。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反复过度在线搜索健康信息,会引起健康焦虑升级,进而导致心理压力和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增加。(9月5日《中国青年报》)

当下,我国有10.32亿网民,网络生活深入千家万户。伴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依赖网络问诊、网上寻医。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普遍关注,促使大众频频浏览各类医疗资讯。诚然,关注健康问题不算坏事,可过度焦虑,以至于脱离科学和实际,则难免被焦虑所困扰。所谓“病由心生”由此使然。

不专业的人,容易被浅薄的专业认知所束缚。试问,倘若仅从网络上的文字描述,便能识别症状,从而反向推断自己患什么病,那我们还需要抽血、验尿、B超做什么?还需要医生看什么?从社会整体层面的看,一部分人患“网络疑病症”并非最可怕的现象,更可怕的是有人借网络医疗行业渲染焦虑,牵动一部分网友“病急乱投医”。

当我们打开搜索引擎,搜索相关病症的时候,总能弹出许许多多“医生”的解答资讯。其中,不难看到,“没病”生“小病”,“小病”成“大病”的描述。不可否认,科学诊疗需要医生提供严谨的建议,将病情风险告知于网友,也是负责任的表现。然而,将海量的风险资讯堆砌在网友眼前,“小概率”成“大概率”,也迫使一众网友不得不做出最坏的打算。

前段时间,“丁香医生被禁言”的事件引发网络关注。背后反映出,在一些医疗资讯平台背后,可能暗藏有心人士,试图带偏医疗服务工作生态,伺机牟利。网络医疗本应该为网友的健康解压,可部分偏离患者实际的网络建议却成了“网络疑病症”的“病原”。怎么看,都不符合推广网络诊疗服务的初衷。如何避免“网络疑病症”,关键还是针对网络诊疗“用药”。

一方面需要加强网络医疗资讯平台的管理,任何非医疗机构推送的医疗资讯都得进行显著标注,提示网友向正规医疗平台咨询;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参与网络医疗人员的管理,对于同类病症的咨询,采用盲筛的方式,随机推送医生建议,减少暗藏的趋利倾向。同时,面对网友问诊,推送相关疾病网络问诊的“确诊率”,明确告知可能患病的概率,引导网友科学理性地看待自身健康问题。

“网络疑病症”是病,也不是“病”。关注网友健康,先从治疗网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