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过去的经典,可能是当前社交平台上最容易有共鸣又最安全无虞的话题了。于是每隔一段时间,你都可见这样的话题冲上热搜——某某某剧播出几周年,某某某扮演某角色几周年。并不追求逢五逢十的“大周年”,一年两年同样有人唏嘘,演员们也都不忘适时发表感言,聊一聊和角色相伴的时光,个人形象又光鲜了几分。

社交平台如此,综艺节目亦然。近年走红的知名综艺导演,最擅长凑大牌嘉宾,做棚内竞技真人秀也好,做悬疑推理节目也罢,习惯性凑齐一众明星,或重新演绎经典剧集,或来一次热闹的剧组重聚,《还珠格格》《仙剑奇侠传》《我爱我家》之类的戏码玩了几遍都不腻。实话实说,穿上当年的服装,扮上类似的妆容,再配合熟悉的音乐,这些节目的效果大都不错,网友也津津乐道:这个人扮的“赵灵儿”不错,那个人诠释的“孙悟空”也有几分意思,还有好多个剧组重聚重现经典片段,哭死人了。

但更多的时候,这类三板斧还是让人腻味。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靠的不是几个简单的高潮片段,而要考验作品整体的韵味和搭配。有些戏虽说百看不厌,可放在综艺节目里演绎,总是多了几分卖弄和尴尬。尤其是在没有配音、灯光和摄影调度的条件下,演员的重现往往暴露的只是缺点:眼角的皱纹也好,变化了的体态也罢,再加上过于用力的表演,夸他们“容颜不改”是营销的套路,“记忆最美”才是长久的真相。

还有一部分喜欢赶“播出几周年”热闹的剧集,则多少有点鱼目混珠的意思。明明当年播出就平平无奇甚至口碑不尽如人意,如今却依然能靠着时光滤镜登堂入室,是实实在在的野鸡变凤凰了。当然,互联网也不是没有记忆,这类作品的“回忆杀”带着点王婆卖瓜的味道,连演员的回忆小作文,也充斥工业流水线的套路,看似深情,却依然能读出矫揉造作。

说到底,演艺圈本来就是个互相捧场的地方,三分的好,要往五分七分去说,重温时更是不吝溢美之词。你是经典,我是名作,谁也不会自认平庸。久而久之,皇帝的新衣人人穿得,每部戏都能在光荣榜上走一回,经典的审美降级就成了习惯。也或许,到底还是没有更多有分量的作品出现,到底大众的注意力还是难以轻易聚焦,这股陈旧的回忆潮才连绵不绝,周而复始。

在看不到尽头的“回忆杀”里,最近的一条消息也挺有意思。有女演员时隔20年后在综艺节目扮演昔日作品中的“校花”,收获一波赞誉后发文表示,这将是自己最后一次扮演,让美好的记忆永存。不去想这是不是精心设计的宣传点,能看到一些难得爱惜羽毛、难得的让经典只是经典的声音,还是叫人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