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夫将军,原名王宪武,1921年1月,生于黄河岸边的陕西省合阳县坊镇太里村,和我们北伏蒙村现为一个社区。英雄的外家,就是我们大巷的曹家。两个村的大事小情,双方都晓得个一清二楚。我的爷爷刘印堂,长将军15岁。小时候经常告诉我:“别看太落(太里)村碎,却出了个大英雄王宪武,在外头的大名叫王亚夫。是咱巷你八婆(麦娃)的亲二哥。那可是个枪林弹雨死人堆里爬出的英雄。”

我1976年参军,成了西北边陲的一名人民侦察兵,阅读军事资料时,随手摘录了许多关于他的事迹,在辽沈、平津两大战役中,几次负伤,九死一生。抗美援朝战争中,带领炮兵部队打出了国威军威。

1983年4月28日;将军回故里省亲,我负责接待并与之相谈,且获得将军亲笔回信,寄来简历。

所以,关于将军的一切,我还较有发言权。

八、九岁时,将军先在本村私塾读书,后入坊镇高小、合阳县初中读书。在校期间看过一些进步书刊,实践中看到国民党的法西斯统治,对内镇压进步力量,对外屈膝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十分愤慨,激发了将军决心走上革命的征途,为国献身。

1936年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联合张学良共同发动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实行抗日。杨、张这一正义行动,鼓舞了民心,促进了国内大团结。将军和多数同学都很赞成,非常高兴。同学们自发组织了农村宣传团,下乡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动员群众团结起来抗日。1937年初,在农村宣传团期间,将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先锋队,继续宣传动员人民群众,拥护国共合作,实行抗日。卢沟桥事变后,在同年的十二月,将军离开合阳中学,经本县党组织介绍,和张焕鼎、习全强三同学,去泾阳县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学习。

1938年2月,由战时青年训练班介绍到延安陕北公学(延安陕北公学是中国共产党中央直接领导创办的一所革命大学,是中国人民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的前身,培养抗日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和建设新中国的干部)学习,四月转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十月毕业后分配到八路军12O师工作。随部队进到晋西北岚县,后又调到挺进军工作,跟随肖克司令员开赴河北宛平、涞水县地区。成立挺进军司令部时,分配到司令部任参谋。四零年调到平北(即北京以北地区)分区司令部任参谋。在热河省战斗负伤后留到昌、延(即昌平、延庆县)县大队,先任政治指导员、后任中队长。四二年县大队合编到八团、四十团,后在团政治处任组织干事。四三年初夏,分区成立敌后武装工作队,又调到武装工作队任队长。四五年五月又调到延庆县支队任副政委。在抗日战争中,参加过开辟平西、平北抗日根据地,反日寇对平西根据地的十路围攻,解放张家口和周围县城等大的战役行动。

朝鲜战争爆发后,带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当时将军在火箭炮第21师任副参谋长,后任副师长兼参谋长。她率领刚装备不久的喀秋莎火箭炮师,威震敌胆,把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得魂飞胆散。

1951年8月,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先是发动了所谓的“秋季攻势”。志愿军27军、47军、64军的前沿阵地都遭到敌军进攻。我军为坚守阵地,歼敌有生力量,采取了“坚决反击,彻底粉碎敌人攻势”的作战方针。已经入朝的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兵第21师,奉令赶赴东、中、西三线,支援步兵部队作战,21师203火箭炮兵团,配属东线第27军作战,反击美第7师;火箭炮兵第202团,配属中线第47军作战,反击美骑1师;火箭炮兵第201团配属西线第64军作战,反击英军第28旅。

这次作战,是我军历史上火箭炮兵作战的第一仗。当时,美军占有空军和炮火优势,而我火箭炮部队目标较大。为了做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将军根据当时的战场情况和火箭炮兵部队作战特点,提出了“昼间纵深待机,黄昏后开进,夜间占领阵地齐放发射”和“快去、猛打、快回”的战术,一举打胜了“入朝第一仗”,展示了喀秋莎火箭炮的威风。

1951年9月1日,203团奉命支援志愿军27军79师235团反击进占我后洞里阵地的美7师的两个营。将军针对战场态势,决定采取“炮阵地分散配置,火力全团集中”、“昼间指挥分队作业,夜间战炮分队开进”等战术措施,黄昏后率全团从集结地域向东山里预设阵地开进,远距离奔袭后洞里之敌。当晚进入阵地,全团24门喀秋莎火箭炮突然同时齐放射击。瞬间,384枚火箭弹如无数条火龙,闪电般飞向后洞里美军阵地,把美第7师两个营全部覆盖在炮火弹群之下,顿时毙死毙伤美军700余人,实现了又一重大胜利。

随后,部队又在东线配属第67军作战,团、营两次齐放射击,歼敌500余人,有力震慑了敌军。一些被打得丧魂落魄的美军士兵,不知道喀秋莎火箭炮是啥武器,竟然惊呼志愿军“使用了原子炮”。

1951年10月初,21师第202团奉命配属中线第47军作战。第47军当面之敌是美军王牌之一骑兵第1师,是一支高度机械化部队。这股敌军在“秋季攻势”中进占我方添木洞、正洞阵地后,凭借坚固工事阻挡我军反击。且这伙敌军十分狡猾,志愿军炮火准备时,他们躲在工事里不出,志愿军步兵发起冲击时,他们则钻出工事来抗击,使我军炮火支援难以发挥威力。将军及官兵根据喀秋莎火箭炮弹群密集、覆盖目标面积大、发射速度快的优势,与步兵部队共同研究,决定采取“诱敌出巢,尔后齐放”的战术来夺取胜利。

反击战发起当晚,202团于涟川以北之青木洞等地域进入发射阵地。步兵和兄弟炮种部队按步炮协同计划,对添木洞美骑1师所部先行炮火猛烈射击,然后突然停止。步兵则吹起冲锋号,发起佯攻,诱敌出巢。当躲在工事内的美军钻出来时,202团全部喀秋莎火箭炮突然齐放发射,美骑1师800余人被歼。随即,我步兵发起冲锋,迅速夺回了添木洞阵地。

这次战斗,成为了喀秋莎火箭炮兵与步兵协同,歼灭凭坚固守之敌的经典战役。

此后,将军率炮兵21师的喀秋莎火箭炮,在金城反击战和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都大显身手,成为志愿军部队的王牌杀手锏。

原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将军在他所著《抗美援朝战争回忆》中,曾描述说:“这次战役(金城反击战),我军的喀秋莎火箭炮兵部队炮21师参加了战斗。(5月13 日)晚上9时,炮21师准时发射,炮火形成无数道火光,像呜呜地刮大风似的飞向敌人阵地,红透了半边天,几平方公里的敌人阵地全部覆盖,敌人阵地迅速燃烧起来了。然后炮21师马上转移,步兵冲上去了。”

在这场战斗中,火箭炮兵第201团采取前后配置的巧妙战法:二营在距敌前沿仅2000米处设置阵地,打击敌纵深内炮兵阵地;一营在距敌前沿5000米处设置阵地,射击敌前沿阵地,支援步兵进攻。在敌阵地被突破后,又迅速前移,延伸炮火向敌纵深目标射击,掩护第204师继续突击。此战活捉了南朝鲜首都师副师长林益淳。该团二营在转移途中,又抓住战机,以一次齐放射击,歼灭前来增援的1个坦克营,击毁敌军坦克23辆。

将军率领的炮兵第21师入朝作战历时两年半,先后配合12个军,在兄弟炮兵部队的支援下,协同步兵参加大、小战斗30余次,歼敌10万余人,击毁敌坦克56辆、汽车230余台、火炮30余门、击落击伤敌机24架,博得了志司首长和步兵的一致好评。铁原反击战,21师202团配属39军117师作战,两次团齐放,歼灭美45师千余人,当时步兵战友在山头上情不自禁欢呼:炮兵万岁!

将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两年多时间,率21师保持了原步兵师时期英勇顽强、沉着果敢的战斗作风,机动灵活、转战各地,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横扫敌军。全师涌现出2322名人民功臣(其中一等功臣3名、二等功臣66名),战斗伤亡348人,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将军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自由独立二级奖章。

五三年停战后,将军回国入沈阳高级炮校学习,毕业后任炮兵第10师师长。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六零年九月调任沈阳军区炮兵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八一年六月任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顾问等职。被当选过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11月,将军因病逝世,终年67岁。王亚夫将军的最高军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副兵团级),根据军(副军)级、军种各部部长的资历,可授予中将军衔。但因其在198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次授衔前业已离休,已超过了授衔时效,故无授衔。因此谓无衔将军。

作者:刘毅峰,陕西合阳人,生在“凤至图出”伏羲创绘八卦的坊间。早年投笔从戎,血与火洗礼中淬炼成长;忝列官场后,在文化、新闻领域摸爬滚打多年;蒙社会抬爱,屡有作品获奖;退休后爬格为乐,不图名利但求充实。《今日头条》优质文化创作者,《作家故事》专栏作家,《渭南文坛》特邀作家,《虹媒资讯》特约编辑。主要作品有《雅静阁随笔》、《酷派华章》、《北伏蒙村志》、《刘氏家乘》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