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沉默的柏拉图

乌克兰有一个国家官方网站,专门用来向世界宣传乌克兰当地的文化特色,向外国人提供有关到乌克兰旅游、投资、留学等方面的信息。

而令人感到可惜的是,此网站在2022年2月24日那天开始,就停止了更新。而那天,刚好是俄乌战争爆发的第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一个新的处于战争状态的乌克兰国家网站也在那一天不久后就诞生了。

这个新网站专门向除俄罗斯之外的地区,发布最新的战况,以及有关此场战争背后所牵扯到的两国之间长期的历史问题与恩恩怨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爆发前,我们可以看到,乌克兰还是一个平静、安定的国家。有着自己当地独特的文化传统与崇尚的文化价值,乌克兰人也在努力地将自己的国家打造成和谐、安宁与对外友好的一个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战争的爆发,给乌克兰境内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炮火四起,砖瓦遍地,军人牺牲,百姓罹难。全国都沉浸在一种高压与紧绷的状态中。

乌克兰原先的国家官网,向世人展示乌克兰美好与和平的官网,基于现实的一切已被战争破坏的事实,也无法再继续运营与更新了。

以前很多美丽的房子,都变成散落一地的砖瓦碎屑;充满活力的学校,也被炮弹炸得灰飞烟灭。

原先网站上向人一一介绍乌克兰文化与美景的页面,变成了24小时报道最新战况的消息栏——每条报道的战况文字背后,可能就是许多条生命的消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介绍投资地点、投资产业,用来吸引国外投资者来乌克兰投资创业的页面,变成了专门用来普及有关俄罗斯的前身,苏联在上世纪引发大饥荒给乌克兰人民带来种种人间灾难的历史知识页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网站上展示的有活力的城市风采,在战争爆发后,变成了哭泣的孩童们在父亲墓前手抱为国牺牲的父亲遗照的画面,以及房屋被炮弹炸开了一个大洞,玻璃被强烈的冲击波给震碎的惨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战争状态的乌克兰官网结尾,留有一个板块用来记述乌克兰人在战争中的遭遇与事迹,介绍的人物不仅限于军人或战争英雄,还包括很多普普通通的志愿者、老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上图左一就是在俄罗斯2月24日全面入侵乌克兰时,Volosyansky三兄弟就不约而同地加入了乌克兰军队阵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意思的是他们在此之前并没有事先同意或分享各自的决定,他们只是在到达乌克兰的军火营并互相瞧见对方时,才意识到虽然大家都不是职业士兵,比如三人参战前分别是律师,商人和小学足球教练,但仍竭尽所能地保卫乌克兰,不受到敌人的伤害。

图二是24岁的罗曼。他原本是一个基辅有名的活动人士。在俄罗斯大军压境期间,罗曼决定不仅要为他的家乡,还要为乌克兰而战。最后他于6月9日死于伊济姆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死后对当地社会造成了巨大的震动,在他的遗体于6月16日被送往他的故乡基辅时,当地人用鲜花、蜡烛和乌克兰国旗迎接了这位平民英雄。

罗曼的葬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曼的葬礼
罗曼的葬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曼的葬礼

最后一名人物事迹的主人公是70岁的泰蒂亚娜。她拒绝离开被占领的科尔森,直到5月份她的丈夫说服她撤离。

但在路过一个俄罗斯的检查站时,俄罗斯军方拦住了她与其他科尔森居民乘坐的汽车,她在被要求拿出护照但拒绝执行后,俄罗斯人开始对她拳打脚踢,她的脊骨也在这次殴打中骨折,还是失去了部分听力。

最后老泰蒂亚娜趁机逃离后到乌克兰检查站后,被人送往了医院并接受治疗。

在医院恢复伤势的泰蒂亚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医院恢复伤势的泰蒂亚娜

在浏览这些乌克兰战争期间的人物事迹时,相较于职业军人,更令我感到震撼的是乌克兰普通人民的那种淳朴的力量。

战争前,他们可能只是某个公司的普通职员,而战争爆发后,他们就为了保家卫国而奔往前线战斗——这种一夜之间且反差巨大的身份和境遇的转变,和做出这种转变的莫大勇气,让我感受到了乌克兰人,对为了重回自由生活而去抗争的决心。

最后,希望停留在乌克兰上空的战争阴云能早日退散,让乌克兰人重新回到他们原有的和平与安宁的生活之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