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世界“船王”包玉刚在阔别大 陆30年后,第一次回国,就提出:想捐款1000万美元给国家用于建酒店和办公楼,但附加了一个条件。就在无人敢接他的支票时,小平同志说:“我来接!”

1976年美国《新闻周刊》曾以包玉刚作为封面,并配上文字——King Of The Sea(“船王”)。

1949年,由于上海局势动荡,包玉刚不得已带着一家人来到香港。机缘巧合,他开始踏入航运业。

胆大心细、持续学习。他一步步从一个航运“门外汉”到世界“船王”。然而,30年来,他始终在等待一个机会,那就是——回到他阔别已久的大 陆,见到他的“三阿哥”卢绪章。

卢绪章不仅是包玉刚夫人的表亲,更是包玉刚人生的良师益友。当年,就是在三阿哥的劝说下,他才决定辞掉银行的工作去香港发展。自1963年香港匆匆一别,两人就断了联系。

直到1976年,包玉刚才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卢绪章,令他一阵惊喜!而2年后,回国一事终于成行。

1978年10月28日,包玉刚夫妇带着几位家人陆续登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

在北京机场候机厅,他见到了卢绪章夫妇。“玉刚,你好啊!”,带着宁波乡音的呼唤,让包玉刚夫妇感动落泪,和他们相拥而泣。但兴奋没有持续多久,在北京的所见所闻震撼到了他。

晚上,他们才发现,下榻的北京饭店只剩下一间套房,还是提前安排才空出来的。

时任旅游总局局长的卢绪章,很无奈地说:“哎,目前确实是这个状况,有时外面的客人来了没地方住,只能送到天津或外地,有时甚至要睡大厅。”

但包玉刚没有抱怨,反而安慰三阿哥,让随行人员自行解决住宿问题。想到祖国过去几十年的艰辛发展,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第二天,包玉刚来到国家旅游总局找卢绪章,在过办公楼走廊时,他发现大多数办公室都是几个人挤在一起办公,开会时坐不下,还得坐到门外。

而卢绪章的办公室,只有10平方米左右,大夏天闷热难耐,很难想象这是堂堂局长的办公室。20+年未见,两人从个人聊到了国家,他还听到了更多关于旅游 行业的现实问题。

回到饭店后,从夫人黄秀英口中,他知道了卢家过去几十年来的情况。他心里慢慢萌生了一个想法。

第三天,卢绪章带着包玉刚一起去见港 澳 办主任廖 承志。廖公和包玉刚寒暄过后,先是向他表达歉意,接着又谈到了当前旅游住宿、交通条件跟不上的问题。包玉刚听进去了,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回去的路上,他对卢绪章说:“我打算给国家捐1000万美元,800万盖一个饭店,200万给你们部盖一幢办公楼。并且,我希望饭店用我父亲的名字来命名(兆龙饭店)。”

他还和卢绪章说,只要一开工,就亲 自把支票送到北京来。卢绪章接连道谢,可接下来却没了消息。

这1000万美元的支票没有人接受?到底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时旅游总局在讨论时,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捐款1000万美元可以,但以他父亲的名字命名,不合适。而当时国家几乎没有接受侨资、外资的先例。因此,这件事就迟迟没有进展。

旅游总局副局长庄炎林因此请示了邓公。出乎意料,邓公说:“为什么不可以用?对国家有用的事嘛,用他一个名字,也没有关系。别人不同意,我来替他题字!”

得到了邓公的批示,落实好选址的问题后,庄炎林就马上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包玉刚,包玉刚答应即日来京。

1981年7月3日,包玉刚、包兆龙等一行9人专程到北京来,庄炎林等人前去接机。晚上,在钓 鱼台国宾馆宴请了他们。

次日,包玉刚带着家人参加了兆龙饭店的捐赠和奠基仪式。而此次北京之行中令人难忘的一幕出现在7月6日。

这是86岁的包父(包兆龙)第 一次见到邓公,也是第 一次来京。只见邓公一见面就紧紧握住老人家的手,说:“我们早该见面了!”

会见中,邓公亲手接过包玉刚手中1000万美元的支票(用于建兆龙饭店),以及一份承诺书——承诺捐款1000万美元用于建造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邓公十分肯定包家对于国家建设的帮助与支持。

4年后,1985年9月27日,兆龙饭店开始试营业。10月下旬,包玉刚在兆龙饭店举 行盛大宴会,而邓公也破天荒地应邀出席剪彩仪式。

两人在兆龙饭店顶层别致、中式的总 统套房,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

【文史掌故】

除了关心旅游和教育行业外,包玉刚还以他的实际行动带动着中国造船业的发展。

他充分利用他的影响力,前后向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订购价值1亿美元的6艘船!

并且,他与六机部合资成立“国联公司”,帮忙培养航运所需的各种人才,建造我们国家自己的船舶,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中国船舶走向世界!

1984年开始,他还带动海外侨胞共同建设宁波大学、宁波北仑港,为家乡人 民谋福祉。

包玉刚先生于1991年仙逝,享年73岁。他在国家建设上出过的力,值得我们铭记!感恩!

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关注我,继续为你带来人物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