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是个小神童,但没想到会有这种病......”

2004年6月,一对博士父母面对医生给出的报告结果,脸色瞬间苍白,根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明明煊煊才这么小又那么聪明,怎么会有孤独症?我不接受她去精神病院!”

煊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煊煊

这位年轻的母亲名叫杜佳楣,她看着刚刚两岁的女儿,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以后的生活。

经过大量的资料查阅,孤独症没有彻底治愈的可能,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正常生活,否则就是完全离不开人照顾的“巨婴”。

那么,这对博士夫妻最终做出了什么选择?女孩煊煊如今情况怎么样呢?

天才儿童身上的“不对劲”

“老公,你有没有觉得,煊煊有点不爱说话啊?”

杜佳楣有些担忧地和丈夫夏月峰说了自己的发现,女儿的聪慧是早就显露出来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不对劲也藏不住了。

煊煊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煊煊母亲

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夫妻俩还没注意,只是为女儿的高智商强记忆力开心,只以为是孩子语言系统发育有点慢。

但到了两岁多,已经进了幼儿园,其他同龄的孩子都十分活泼外向,正处在学说话爱说话的时候,但煊煊却总是沉默不语,像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跟外界的沟通很少。

夏月峰安慰妻子:“可能就是孩子们的性格不一样,有内向的有外向的,煊煊这么聪明,可能和其他孩子玩不到一起去。”

在这样的解释下,两人也暂时放下了担忧,继续带着孩子学习,可很快,一个契机打破了他们的自欺欺人。

2004年6月,幼儿园根据规定,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做了健康普查,其中一项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医生立马注意到了煊煊身上的问题。

煊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煊煊

为了避免出错,他特意将这个孩子叫来再次做了一次检查,让她拿积木去搭建房子,煊煊答应之后便开始行动。

但等她开始行动之后,医生再尝试叫停她,她却仿佛什么也听不到了,沉浸在搭建积木房子里,这意味着她的行为方式很刻板,在其他几项测试中,也显示煊煊存在交流上的障碍。

根据种种结果,医生怀疑煊煊具有先天性的孤独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闭症,所以急忙联系了杜佳楣夫妻。

得知消息的两人连忙赶来,在听完医生的描述之后,杜佳楣当场就崩溃了,好像心里一直蒙着的那层纱被揭开,再也无法欺骗自己。

夏月峰还是有些不死心,他仔细地询问医生:“我们女儿明明记忆力很强,认字算数都很厉害,连老师都夸孩子是天才,怎么会有精神疾病呢?”

煊煊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煊煊父亲

医生听到这话,也忍不住叹了口气,其实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孤独症才能”,一些患儿会出现计算、音乐、机械记忆方面的超常能力,但因为大脑的缺陷是大概率无法得到应用的。

“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孩子虽然记忆力好,但不会辨别对错?比如你们教她背了一篇错误的文章,她也会照样背下来?”

杜佳楣听到这话回忆了一下,确实有这种情况,但这难道不是小孩子正常的吗,他们哪里有辨别能力呢?

但医生却表示,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如果得到有效的治疗,在长大之后,依然会是这样,因为他们存在着某些区域的障碍,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全面发育。

孤独症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孤独症表现

听完科普,夫妻俩再也没有了侥幸心理,只能询问对策,医生建议他们带着孩子到精神病院仔细检查,然后早点进行治疗,这样也许能有正常生活的希望。

杜佳楣一听这话就崩溃了,她绝对不愿意承认孩子是个“精神病”!她抱起女儿就跑,哭着回到了娘家,坐在母亲的身边痛哭不已:为什么这样的悲剧要一次次让自己遇见......

高智商夫妻的育儿之路

1996年,杜佳楣和夏月峰两个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这对夫妻是周围所有人眼中的金童玉女。

在90年代,大学生都是很吃香的存在,但这对小夫妻却都是高学历人群,而且还不断地向上攀登。

煊煊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煊煊父母

结婚后不久,丈夫夏月峰就先考上了北京邮电大学的博士,而杜佳楣则一边准备博士的考试,一边应聘上了北京信息技术大学的老师,两人前途一片坦荡。

随着年龄的增长,夫妻俩也动了要孩子的念头,杜佳楣便先暂停了备考,开始备孕,不久后,他们就迎来了第一个孩子,两家父母也都激动的不行,都期待着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

但谁也没有想到,明明身体十分健康的杜佳楣在做产检的时候,却发现孩子已经去世了,医生建议马上做手术取出。

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手术之后,杜佳楣很长一段时间都心情低落,夏月峰陪在妻子身边,不断地安抚劝说:

“这不是我们的问题,医生也说了,是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就算真得存活下来,也许一样有其他问题,到时候只会更痛苦。”

B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超

在家人的陪伴下,杜佳楣终于走了出来,她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希望下一个孩子能够健康地来到自己身边,其他的别无所求。

也许是她的渴望打动了上天,不久后,她就再次怀孕了,也就是本文中的煊煊,2002年1月,孩子顺利降生,这让两个家庭都陷入了无边的喜悦。

杜佳楣记得自己曾经的愿望,所以她并没有去过多地要求孩子,只想好好陪伴她,因此在发现孩子说话比较晚时,也没有过多的苛求。

但很快,煊煊的不同就显现出来了,这个孩子格外的“聪明”,每天晚上,下班的夫妻俩都会陪着孩子互动,给她讲故事读卡片。

煊煊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煊煊母亲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才一岁多的煊煊似乎就能理解故事的含义,那些卡片上的字也都能记得牢牢的。

难道是生了个小神童吗?

夫妻俩脑海里忍不住有了这个想法,毕竟他们两个智商都不算低,也许真的是生了个天才。

于是他们干劲一下子就提起来了,决定要好好培养女儿,经常带着孩子学习背诵各种知识,刚刚两岁的煊煊就能熟背三字经千字文,成了附近出名的神童。

因为工作的原因,夫妻俩白天没办法一直陪着女儿,便将她送到了幼儿园,在同龄的孩子对比下,煊煊的超强记忆力就更突出了,连老师都叹为观止。

煊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煊煊

也正是如此,没有人怀疑煊煊身上有什么问题,那些小小的不对劲也都被忽略了,一直到心理测试的到来,才终于被发现。

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才让杜佳楣无法接受这个打击,只想带着女儿躲起来,仿佛这样就能躲过那些痛苦。

但她心里清楚,这终究是躲不过的,在母亲和丈夫的鼓励下,她终于有勇气面对这一切,便和丈夫一起带着孩子来到了精神病医院检查。

而再次检测的结果也果然没变化,煊煊的确有先天性的心理疾病,而就目前的治疗手段来说,是几乎没有治愈的机会,只有极其小的希望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

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院

拿着医生给出的治疗建议,夫妻俩带着懵懂的女儿回到了家,他们没有低沉太久,身为父母不可能就这样放弃自己的孩子。

两人开始在国内外搜集各种治疗的案例和办法,他们拿出曾经学习的劲头,发誓要成为自闭症的“专家”。

父母的爱会创造奇迹

杜佳楣和夏月峰在一天天的学习和实践中,发现陪伴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于是杜佳楣果断放弃了原本的考博计划,夏月峰也放弃了薪资高昂的私企职位,到相对轻松的国企中工作。

他们根据女儿的情况,一起制定了一套又一套的康复训练,几乎每天大半的时间都在训练,在这样的坚持和努力下,煊煊开始慢慢改变。

在慢慢长大之后,煊煊身上的自闭症状格外明显,她不会主动和人沟通,甚至不愿意和人有目光接触,也很少对事情感兴趣,生活像一个机器人。

煊煊和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煊煊和母亲

但在父母的陪伴和训练下,她偶尔会主动开口说话,会提出一些要求,这些微不足道的改变就会让杜佳楣喜极而泣。

这样的训练持续了多年,煊煊不仅顺利考上了重点中学,还开始有了兴趣爱好,没事就会唱歌、弹琴,对这个世界似乎多了很多牵绊。

虽然女儿看上去已经和正常人没有区别,但这只是个假象,自闭症孩子不会彻底痊愈,一旦出现反噬,就会是一个大的后退,所以杜佳楣从来不敢放松训练。

但让夫妻俩担心的是,他们终究会一天天老去,到时候煊煊一个人,假如症状恶化,谁来帮助她呢?

煊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煊煊

思来想去,他们决定再生一个孩子,这样即使他们离开了,煊煊也不会孤零零一个人。

于是这个家庭迎来了一个新的小生命,小女儿盈盈,所有的坏运气似乎终于被消耗完了,盈盈在各种检查中都没有问题,是非常健康的一个小女孩。

而且更让他们惊喜的是,煊煊很喜欢自己年幼的妹妹,平时哪怕不说话的时候,她也会静静地陪着妹妹,心情好的时候就会主动和妹妹玩耍。

2018年,煊煊顺利考上了重点大学,在父母的帮助下,她终于能拥有更普通的人生,拥有更广阔的未来,这个消息让家里充满了笑声,曾经的痛苦终于熬了过去。

煊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煊煊

杜佳楣在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也早就发现,身边其实就有很多类似经历的家庭,所以她不断地在网上分享着自己的成功经验,希望可以帮到那些绝望的父母和孩子。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其他家长看到煊煊的改变,也都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既然有人成功了,为什么他们不能呢?

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来向杜佳楣取经,一开始她担心帮助太多人,自己的精力就没办法放在煊煊身上,但看着一条条痛苦的求助消息,她终究是心软了。

“曾经我也是那么无助和绝望,希望有人来帮帮我,现在为什么不能去帮帮别人呢?”

杜佳楣和丈夫讨论了许久,在确定煊煊的情绪也很稳定之后,她开始着手建立帮助自闭症患者的机构,帮这些患儿做康复训练。

自闭症患者机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闭症患者机构

但她一个人实在是分身乏术,曾经面对煊煊一个孩子,就已经耗尽心血,如今这么多需要帮助的孩子,怎么顾得过来呢?

她尝试着自己掏钱去雇一些老师,但面对这些自闭症孩子,他们往往坚持不了多久就会选择辞职。

眼看这个机构不能再维持下去,有家长主动站了出来,既然杜佳楣可以来照顾这些毫不相干的孩子,为什么家长要置身事外呢?

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自动加入,开始跟着杜佳楣学习如何跟孩子沟通,如何训练孩子,机构就这样慢慢站稳了脚跟。

参加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活动

在杜佳楣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家长有了信心,也有更多人关注到了自闭症儿童这一群体,一切都向着更好的方向在前进。

“曾经有些人劝我放弃煊煊,我没有放弃,我坚持下来了,未来也是一样,只要有自闭症孩子需要我,我也会去帮助他们拥有正常的人生。”

杜佳楣说着自己的想法,眼中无比的坚定,她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也是身后无数个为了孩子坚持着的家长。

结语

关于自闭症,其实大众的认知还是不足的,许多人认为这是矫情,认为这是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却很少去了解背后产生的原因。

煊煊一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煊煊一家

正如文中所说,自闭症是一种大脑疾病,大多是天生的,会在3岁之前就开始出现症状。

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就会更加恶化,在长大之后也无法正常生活,正常与人沟通,甚至会诱发抑郁症、癫痫等疾病,是无法根治的一种疾病。

但正如文中的杜佳楣夫妻,他们无私的爱和陪伴缓解了孩子的症状,让她可以拥有正常的生活,这是一个奇迹,但不会是唯一的奇迹。

如果有家长发现孩子有类似的情况,也不要绝望,找到合适的方法,坚持陪伴孩子,也会迎来光明的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