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实在是忙的够呛,第二大持仓苏威孚B的半年报分析也鸽了许久,今天终于有空补上了。貌似我关注的几家公司,半年报业绩都出现了下滑,上半年股价表现嘛......苏威孚B已经是其中表现最好的了(全年前复权上涨11.35%),业绩降了,股价反而涨了,该喜?还是该忧?财报中是否有答案?

下面就结合半年报,一起来讨论几个重点问题吧,我能懂的,你一定也能懂

1 威孚的“护城河”如何体现?

价投们都知道,要选择“有护城河”的企业,那么如何判断一家企业有没有护城河?护城河是深是浅?是宽是窄?

护城河=长期竞争力。

上半年威孚净利润和营收基本同步下滑,且净利润下滑幅度大于营收,说明净利润率同比下滑了,下滑后的中报净利润率17%,有多少生意能长期保持这个净利润率?威孚可以。

对护城河的评价,自然需要从多维度展开;但如果只能从报表里选一个指标作为考察护城河的标准呢?我会选择净利润率(十年平均)

2.威孚业绩下滑,为啥仍然值得关注?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22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8.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33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25.08%。

看似情况不妙?同样拉长到10年的视角来看,威孚近十年平均净利润19.63亿元,长期资产负债率30%左右,净利润率长期15%以上,当前B股市值150亿HKD......有很多指标可以列,这算不算优秀?

长期视角下,业绩和股价是同向波动的,那么对于长期业绩表现优秀的个股而言,关注或入场的时机选在业绩出色股价大涨时?还是业绩不佳股价下滑或不涨时?感性告诉我是前者,理性告诉我是后者。

3.光列指标就能说明威孚”优秀“了?有没有别的依据呢?

指标只是表象,穿透来看,为啥威孚能长期保持如此优秀的业绩?正如标题所言,威孚靠的正是是他的“好兄弟”!威孚半年报投资收益9.29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67.75%,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是两家参股公司:RBCD和中联电子。

这两家公司是干嘛的呢?这得从威孚的主要利润来源——博世谈起,简单粗暴地理解一下,博世在汽车领域是独一份的存在,完全不用博世产品的汽车或许还不存在。这两家公司其实就是威孚和博世的一个合作平台,威孚能赚钱,靠的正是博世这棵“摇钱树”

2022上半年,全国货车产销分别完成 150.7万辆和152.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 39.3%和 42.2%。对比公司的营收数据,可知威孚的市场表现明显好于大市整体。

4.威孚面临的风险是什么?

博世不跟威孚合作了(目前来看二者合作比较稳定,地方上对博世基本也是“跪舔”,各种给地给政策,支持力度极大,暂未见二者合作有裂隙)

传统柴油发动机相关业务快速下滑(看看目前“煤飞色舞”,各国都快被“能源革命”闹成啥样了,传统能源不可弃;无补贴的纯电重卡和柴油重卡在价格,运输距离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性价比仍差距较大)

氢能源重卡业务转型不及预期(目前氢能源重卡业务占比还比较小,对这块不用预期过高,相关业务也是和博世合作的,只要在博世的支持下能跑赢通胀,维持当前水平下的威孚,其估值就是很有吸引力的,这一点能实现吗?)

氢能源重卡市场极为有限(公司生产的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零部件,膜电极等,这些部件的应用场景远不止氢能源重卡,公司或许对此早有准备?)

5.威孚B的合理估值大概是多少?

十年平均净利润19.63,乘以GDP系数1.56后的值为30.6亿。

22半年报中全部非流动资产129亿,其中长投+其他权益投资+其他非流动资产=80亿,80/129=62%,按照此比例,粗略穿透估算长投等资产中的应补折旧资产=80*0.62=49.6亿元,加上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无形资产38亿元,对此部分资产额外计提5%折旧摊销。

部分净利润增长体现到了归母净资产的增长中,其中不高于通胀的部分并不属于真实增长,按无风险利率3%扣除通胀影响,即扣除190*0.03=5.7亿元的净利润。

同样参照无风险利率3%,此种条件下资产负债率0的企业合理估值为真实净利润的33.33倍,威孚长期负债率30%,对应真实净利润PE为23.33亿。

进行上述调整后,我对威孚B的估值为560亿HKD。

风险提示:本文仅作为个人投资记录,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建议!

#9月财经新势力# #2022年中投资炼金季# #新能源汽车#

$威孚高科(000581)$ $潍柴动力(000338)$ $比亚迪(002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