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聚恩/文

在时间上,纯系巧合。

2021年9月7日,我写了第510篇微文《我赞成林理事长的这个研判》。

2022年9月7日,我写了第601篇微文《我赞成林左鸣理事长关于通航发展的观点》。

上一篇文章的由来是,在第32届国际航空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林理事长在致辞里说:世界航空科技发展正在经历一场大的技术变革。绿色高效的航空发展,将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高效运行的强力支撑。同样的认识,他在其他场合作过相近的表述。对此,我深表赞许。

2019年在深圳召开的世界无人机大会上,他阐释了对交通技术变革的认识。在回顾近代三次交通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应用为标志的近代第一次交通技术革命,以内燃机的应用为标志和对工业生产重新定义的近代第二次交通技术革命,以涡轮发动机的应用为标志和对飞行推进方式重新定义的第三次交通技术革命)后,他说道:展望第四次交通技术革命,电动力的应用将成为重要趋势。而飞行器的油电混合动力或者全电动力的应用,与利用AI技术对飞行操作的重新定义,极有可能成为最引人注目的重要特征。

我赞成他对既往交通技术革命的划代认识,以及对扑面而来的电动力与AI技术相结合的新一轮浪潮的研判。电动推进是绿色高效航空的热点,而绿色高效的航空发展既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又是能源与动力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前沿。

从更宽阔的历史视角,纵观人类近代的三次工业革命,莫不是以能源和动力为驱动力的宏大社会实践。林理事长说: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以仿生的立意,不断拓展人类自身的重要生理功能所引发的。而把这些立意转化为技术实践,变成鲜活的、有使用价值的产品以致商品,关键在于适用动力装置的有无。

是什么能够撬动全社会、多领域的剧变,从而成为被普遍认同的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呢?非动力莫属!蒸汽机被称为上帝赠与的万能动力,开辟了一个时代;电力与燃气机的双轮驱动,不仅带来了大工业生产,也诞生了“天之骄子”的航空,并在这场活剧的最后一幕催生出航天事业;核能的释放连同遗传工程、计算机与网络、航空/航天联袂推进的现代技术集群式发展,则奏响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旋律。

我以为,第三次工业革命还在呼啸向前,也许还会延续20年;第四次工业革命尚未到来,至多是在孕育。林理事长描述的“电动力加AI”,以及新型能源、新样式动力的研发,如美国TAE、洛马与波音一众公司聚力小型核聚变装置的可能突破等等,将会共同演绎出从现在、直到本世纪中叶,科技与产业变革的华彩乐章。让我们期待,更应以睿智的研判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去布局和投身!

一年后的今天,我再次呼应林左鸣理事长,这一次是他的关于大力加强我国通用航空事业发展的一系列呼吁与观点。

最近,有两个重要活动,一个是9月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的全国通航大会,另一个是9月4日在北京举办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重点论坛——第四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两次活动的开幕式上,林理事长都发表了热情而有思想、有感召力的讲话。

他的核心观点是,当前我国在常规航空器、军民用无人机、跨域跨界飞行器等领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在通用航空领域仍然落后于航空强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加强我国通航事业的发展。其实,同样的呼吁和观点,近年来他多次表述,且一次比一次更强烈。

在最新的表述中,他把通航的交通运输属性与国家战略、传统通航业与新技术赋能紧密结合起来。他描绘了一幅极具诱惑力和未来感的三维立体交通的场景,航空+人工智能很可能撬动新的消费浪潮,而低空消费将在经济的新一轮发展中产生重要影响。

他以历史的眼光阐释说:交通是人类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推动力。流量可以分为人流量、信息流量和物流量,前两种相互依赖,物流量则必须依靠交通完成。过去,大宗运输靠畜力、河流来实现,如京杭大运河,后来出现了蒸汽机和铁路交通,形成了一维线性交通,但经济体量相对有限。

公路汽车和公路网发达后,交通进入了二维平面模式,经济体量与一维相比大大提升。而未来要致力发展的三维立体交通,则需要把空中的运输也应用起来。

从古至今,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对外沟通,若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三维立体的交通管廊,赋予其具体的应用场景,沿着古丝绸之路,将使这条重要的交通之路焕发新的生机,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我国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谈到国内经济发展、经济与消费的关系时,他动情地说道: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消费进入家庭并扩散到个人,大致有四波浪潮。第一波是家电进入家庭,第二波是房地产,第三波是互联网/智能手机进入家庭,第四波是家用汽车。这四波浪潮使得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经过这四波消费浪潮之后,经济要再发展,再升级,最好是开拓一个没有涉足过的领域。航空+人工智能很可能撬动第五波消费浪潮。目前来看,航空+人工智能已经涉及了无人机、私人飞机、飞行汽车等通用航空器。一旦这些供给进入家庭和大众的消费生活,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

他认为,目前国内的低空网发展几乎是零,只有一些局部的点,没有形成网络。参考国外数据,美国通航机场体系的总资产是高空商用航空体系的3.2倍。按照3倍的规模计算,我国低空网络资产规模应该达到51万亿。

由是,他提出了一个中国⼤众”低空通航天路⽹”的概念,即为了使出行更便利、物流更高效、生活更丰富,应把相关资源统合到一个网络里,打造多业态融合场景,利⽤数智技术赋能传统通航,构建引领低空新基建的未来通航服务新平台。他还提出了一个“空中驿站”的概念,即选定固定间隔,部署通用飞机,旅游观光与物流运输兼顾,还可用于应急救援与生产作业等。

对于人们关心的新型交通工具及其应用场景,林理事长如是说:未来的空中交通中,作为新交通工具的飞⾏汽车、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等将发挥重要作用,并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出⾏⽅式;随着新交通⼯具融⼊到我们的⽣活中,飞⾏将成为个性化交通出⾏的新⽅式。......此外,在应急救援、国际交流、工业与农林渔牧作业等领域,这些新交通工具也都有用武之地。

在上述实际应用中 ,无人机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无人机可能是购物车,空中驿站或将成为中转站;在路面交通之外,普及大众的空中交通或许也会成为主流,而这一切,将掀起新一轮的消费浪潮。

当然,他不是一个清谈家,他清楚地知道推动中国通航发展面临多少困难。他在大声呼吁的同时也指出,新的通航热潮形成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当前国内通用航空还面临着空域管理、价值理念等方面的挑战,管理思维需以通航的实际情况为基准进行转换。

当我聆听或阅读林理事长的讲话时,总能受到感奋与教益,而我疾书此文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士去关注他的所思所想。我们的事业需要思想家去描绘,发明家去创新,企业家去营造,全社会去建设。在这个意义上,我不仅赞同林理事长的观点,更欣赏他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努力,也相信并期待,在他带领下的中国航空学会能在推动我国通航事业发展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