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碳、碳中和、正碳及相应措施简介

时装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总量的10%,且近年来已成为碳减排的焦点。根据《巴黎气候协议》中列出的新目标,即在29年内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净零排放。因此,时装界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在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过程中,时尚品牌通常需要来自第三方的支持。不幸的是,由于供企业选择的方案过多,大量的生态品牌和绿色流行语也随之而来。对于时尚品牌来说,找到满足其业务需求的最佳方案,变得越来越有挑战性。

针对碳足迹问题的解决措施,为了使企业能够准确有效地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相关基本事实变得尤为重要,下面是关于负碳碳中和以及正碳的简介。

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移除与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相抵消,从而使公司的碳活动达到平衡。

对于那些想要在未来得到认可的时尚品牌来说,碳中和是当下最常见的选择。因为这不仅可以给该品牌贴上“具有环保意识”的标签,而且可以根据需要来尽可能多的去除二氧化碳,这对于企业来说更经济、更省时。近几个月来,不断增长的需求使得碳中和在品牌计划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现已成为“华尔街和全球公司的新口头禅。”

引领碳中和潮流的时尚品牌包括加布里埃拉·赫斯特(Gabriela Hearst)和巴宝莉(Burberry),它们于2020年主办了第一场碳中和时装秀,巴宝莉计划到2040年实现碳中和。Reformation(来自洛杉矶的女装品牌)承诺到2025年将实现“气候正效益”,古驰(Gucci)则在2019年宣称该品牌的整个供应链都已实现碳中和,GANNI(丹麦品牌)则发出了碳税倡议。

尽管碳中和似乎是当今品牌最可行的选择,但为了成功实现目标,细致的追踪分析必不可少。由于品牌的碳排放量不断波动,因此追踪过程需要面面俱到,具体内容如下:

计算碳总排放量。原因在于该数据可以表明企业所需的碳减排水平。

找出碳排放量最多的输出指标。如果将重点放在减少这些指标的排放量上,就能防止其影响公司其他领域。

为新开展的活动分配“排放系数”,即计算出每项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将其添加到所需的“去除总量”中。

这种通过估测温室气体来实现碳中和的方式,可以成为企业的有力依据,向消费者详细说明品牌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仍需改进的领域,从而实施进一步的脱碳计划。

负碳和正碳

负碳和正碳是公司常用的术语。本质上,这些术语都是指通过去除比排放量更多的二氧化碳,来完成对碳中和的超越。超额去除的碳不仅有利于企业发展,还可以为全球范围内的碳抵消做出贡献,提供长期、积极有效的方案。例如,巴塔哥尼亚(Patagonia)不仅实现了自身品牌的供应链脱碳,还积极与社区组织合作,支持外部的脱碳工作。自2008以来,该品牌与当地社区合作,并发起了“捐1%给地球”的活动,保护阿拉斯加的汤加斯国家森林(Tongass National Forest),并在过去五年中通过Patagonia Action Works平台向环保活动团体捐赠1400万美元。减排措施不仅为公司创造了直接利益,同时也给全球带来了积极影响。

该过程与碳中和的初始框架相同:测算分析公司的碳足迹、针对碳排放量最多的输出指标,将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去除量相匹配。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将额外的去除量计入移除总量之中。

碳去除的类型取决于公司的目标。Sheep inc. 是第一个实现负碳排放的时尚品牌,该品牌通过投资一系列生物多样性项目,从大气中去除的碳量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碳量的十倍。近期,负碳纤维素纺织品制造商Rubi Laboratories筹集了450万美元,用于生产负碳粘胶替代品。不使用木浆,而是使用回收的二氧化碳来制造纤维 ,这种纺织品将在每个生产周期中为地球带来更多的益处。

企业如何实现脱碳

时尚品牌通常会采取不同的举措来减少碳排放,这些举措往往能够反映出该品牌的目标和价值观。例如,一个以尖端创新为荣的时尚品牌可能会选择使用专业的脱碳技术。主张亲近自然的品牌可能会投资于生物多样性项目。以下列举了最常见的碳减排举措:

行为解决方案。例如在工作场所进行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认准经ISO 14001认证的供应商、投资绿色办公室和工厂能源和设备,以及改用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

碳汇。例如森林、土壤和海洋——任何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许多碳中和品牌已经在现有碳汇的基础上进行了投资。

资源回收。通过完整的360计划,以及其他资源循环项目,都可以实现这一举措。

脱碳设计创新。例如PHA聚合物纤维等实验室培育的纺织品解决方案和Rubi Laboratories的可回收CO2粘胶替代品。

对于品牌而言,实现脱碳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在分散的供应链中减排工作相当复杂,且在每个阶段都会造成资金、时间和资源消耗。脱碳计划需要投资,以及额外的规划来维护,从而导致该品牌可能需要数年才会真正完成转型。

尽管“碳中和”、“负碳”、“正碳”三个术语经常重叠,但它们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即为环境变化带来积极影响。

编译:李茹柳(期刊部)
审校:沈奇源(期刊部)
编辑:李茹柳(期刊部)

公众号
能源区块链与双碳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