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学历似乎成了职场中非常重要的招聘条件,甚至有很多企业单位,将学历当成唯一的招聘条件,并且对学历的要求非常高,导致学生们不得不重视起来。

随处可见的大学生,导致学历严重贬值,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根本找不到适合的工作,甚至只好先回家待业,或者将重心转向考研,希望通过提升学历获得更大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毕业生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1100万左右,面对庞大的毕业生队伍,社会上的工作岗位显得供不应求,以至于考研人数也在逐年增长。

据统计今年考研人数达到457万,比去年同期增长近80万考生,各大院校并没有做出明显的扩招,这无疑是加剧了考生之间的竞争,但即便是研究生毕业,也不见得一定会有好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济博士找工作被拒,七成简历石沉大海,原来是学历出了问题

当今“唯学历、唯名校”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大学生即便有一身才能,但是碍于学历的限制,导致这些才能无处施展,其中,争议最大的还是第一学历造成的影响。

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再三强调,不得将第一学历当成企业单位的招聘标准,但是奈何随着大学生人数的逐年增长,很多企业单位面对大批毕业生时,也想从中挑选出更加优秀的毕业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才不断地提高招聘条件,其中对第一学历的要求,则成了很多硕士生、博士生的“致命弱点”,对此很多高学历人才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开始质疑第一学历的重要性。

小刘是一名毕业于同济大学的博士生,一路走来十几年的学习生涯,让小刘深刻地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即便是普通专科毕业的小刘,刻苦学校争取到了同济大学读博的名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上南昌大学的硕士后,非常认真且努力地对待导师布置的科研课题,再加上自己的天赋较高,得到了导师的重视,随后获得了到同济大学读博的机会

在博士毕业后,小刘就要步入社会中工作,对于博士生而言,一种发展方向是留校,和自己的导师一般成为研究生导师,另外一种发展就是跳出舒适圈到外面更广阔的天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小刘选择了后者,毕业后本想着利用自己博士学位,可以在职场中大展拳脚的时候,小刘却屡屡受挫,投出的11份简历中,近七成简历都石沉大海。

其中愿意让小刘参加面试的企业,最终也都没有录取他,这让他对自己感到深深地质疑,终于在递出第11份简历被拒后,小刘向HR询问被企业拒绝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题竟然会出现在第一学历上,HR看小刘一脸疑惑,不忍心再让他盲目地尝试下去,就和小刘直言:“我们不缺名校毕业的研究生,你本科的毕业院校不符合我司的招聘要求!”

随后HR又补充道:“你所投简历的大部分企业,在业内具有响当当的地位,前来面试的硕士、博士比比皆是,但我司更看重应聘者的第一学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学历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为何反而成了高学历人才的限制?

最近几年中,随着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长,无形中加剧了考研的局势,让考生之间承受着激烈的竞争关系,甚至有很多考生努力学习、认真备考,最终却还是逃不掉陪跑的命运。

严重违背了国家提倡重视教育的初衷,不就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接受到优质的教育,有机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但是却不愿给低学历的人一次机会,提升自己的最高学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有很多学生在面对高考的时候,都没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待高考也抱着懒散的态度,以至于最后只能勉强考上专科,但是却在大学期间意识到学历的重要性。

专科生从此努力学习尝试着升本、考研,直到最终读完博士学位也并不少见,但是当这些高学历人才步入社会之后,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公平性。

但是,这些在一些大型企业单位中看来,却是人才质量的不足,这些企业认为第一学历过低的人,就意味着生源质量不足,就像是在建的大楼,“地基”坚决不能出现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小刘的处境不会是第一人,更不会是最后一人,毕竟已经读完博士,眼光则会放得更高一些,希望通过博士学位,获得薪资待遇、发展前景更好的工作岗位。

你认为过于看重“第一学历”,对大学生而言公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