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众的防欺诈意识,不要被所谓的高回报理财所动摇,是当务之急。此外,如果您发现自己被骗,最好是立即报警。如何抓骗子、挽回损失,可以在警方的指导下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李女士听信女网友冯某打算做化妆品生意,谁曾想结果被骗了13万元。清醒过来后,李女士采取了一切措施,顺利完成了“反杀”。目前冯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当地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小编梳理后发现,李女士是在江苏,而骗子冯某则在四川。李女士采用哄骗着冯某,说自己还会继续投资,并把远在四川的冯某骗到自己苏州的家中,然后将其报警,说自己抓到了骗她13万元的骗子,现在在自己家里。这一“反杀”让网友大呼口赞,实在太经典了!

值得注意的是,冯某之所以能被骗到江苏,还是利益昏了头。前她骗了李女士13万元,但两个月来都没有给李女士所谓的“投资回报”。难道不知道这是“请君入瓮”?说一千道一万,也许还是被李女士所编造的40万元投资给吸引了,趁机想捞一笔。这则消息着实让人感到很解气,也松了口气。

现如今骗子的手段花样多出,让人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进坑里。在评论区看到,有网友希望这样的“反杀”能多一些。其实这样的“反杀”时有发生,例如此前发生在杭州,受害者把骗子从国外骗回来,而这一次骗子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爱情”回国。据说,当地警方在方接到报案,市民刘女士自称遭遇网络诈骗,被骗45万余元。在民警的引导下,刘女士继续与对方保持联系,冒充白富美,与骗子聊了八个多月,骗子对她情绪化了。当骗子从国外回来,入住刘女士预定的酒店时,警方将其控制住。

要知道,上述这两种情况有相似之处。但后者显然是更让人放心。因为,刘女士在警方的指导下完成了“反杀”行动,可以保证她的安全。而对于李女士来说,将嫌疑人骗进自己家后报警,还是存有一定风险的。万一冯某是恶人呢?其“反杀”再经典,都不如一开始不上当。在这两种情况下,骗子都是陌生人,受害者都被“高回报”所诱惑,然而一步步“投资”,落入对方精心设下的陷阱。虽说现在骗子被抓,将会受到法律制裁,但他损失一般很难追回。

在小编看来,尽管李女士在这起事中,想尽办法抓住骗子冯某,但依旧是未能拿回自己的钱,冯某骗来的钱早早就拿去还了债。而从以往“反杀”案例中,失败的例子也有不少。此前的苏州市民钱某反映,明知刷单是骗局,却聪明反被聪明误,却被骗子“反击”。钱某心想,“骗子第一单肯定是不会收网的,肯定会先让对方赚点钱,以后再制止。”就这样子钱某直到转了1万块钱,不久后小倩才发现骗子根本就不理他。老实说,这就是因为贪婪所致的。

因此,提高公众的防欺诈意识,不要被所谓的高回报理财所动摇,是当务之急。此外,如果您发现自己被骗,最好是立即报警。如何抓骗子、挽回损失,可以在警方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