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苏斯之战:大流士三世的惨败

关键词:格拉尼卡斯河之战、高加米拉战役

前因:

格拉尼卡斯河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格拉尼卡斯河之战

后果:

高加米拉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加米拉战役

过程始末

一、马其顿军团

公元前333年的秋季,在夕阳笼罩下的伊苏斯平原上,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军团和大流士三世的波斯军混杂挤压在一起。人山人海中,亚历山大跨马执矛,朝着不远处正想逃跑的大流士三世,战场另一端汹涌的人潮打作一团......

这一经典的时刻,后来被一位画家用笔记录在了画板上,这就是至今保存在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的那幅世界名画——《亚历山大的伊苏斯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其顿军团

二、双方错过

在那一年,亚历山大已经征服了小亚细亚地区,率军继续南下。波斯帝国皇帝大流士三世怎么也想不到,亚历山大这个20出头的“黄毛小儿”敢在自己的地盘上横行,得给亚历山大一些颜色看看了。

波斯帝国人多地广,大流士召集各路总督前来勤王,共召集了20万大军,10倍于马其顿军。用大流士的话说,就是踩也得把马其顿人踩死!

不过,亚历山大可不是被吓大的!趁着波斯人聚拢人马的时间,率军迅速通过地势险峻的“奇里乞亚门”,躲过一劫。

正当亚历山大率军南下安提俄克平原,找大流士开打的时候,大流士莫名其妙地北上了。交战双方就这样走岔路了,没打上仗!对,听众朋友们没听错,历史上的著名战役总是有这样奇葩的小插曲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尔布雷希特·阿尔特多费的画作

三、战争开始

谁也没想到大流士脑回路这么清奇!居然会把20万大军挤压在伊苏斯小平原这样的弹丸之地,里外共排了密密麻麻四层军阵。知道亚历山大喜欢在左翼冲锋,就安排重兵在左翼,前端还安排了2000马迪亚弓箭手,扬言要好好伺候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海外作战,不跟敌军拼人多,就打灵活快攻!他一边行军一边让部队调整战术阵型,到达战场前演习完毕,效率一级高。到达战场后又迅速做了调整。

11月已是初冬,两军身着重甲,行动都不是很利索。波斯人磨叽着保守防卫胡的时候,亚历山大调到最右翼的混合部队成功地击垮了波斯的前哨部队,完成了清障任务。亚历山大一看时机到了,向骑兵军团发出了冲锋命令。

他骑在爱马比塞弗勒斯身上高喊着“冲啊!冲啊!”又先冲了出去了!有了格拉尼科斯之战的教训,马其顿骑兵都知道,国王冲出去后得赶紧跟上。

马其顿骑兵全体投入战斗,像一把楔子打进了波斯阵中,分隔开波斯军的中路与左翼,阵型崩溃后毁灭接踵而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苏斯之战

四、大流士溃败

最先溃败的是大流士最有信心的左翼。他安排帝国最精良的马迪亚弓箭手,想用一波波箭雨压制马其顿骑兵冲锋。事实上,这个布局成了最大的败笔。轻装的弓箭手根本没啥抗冲击能力,身后的重装步兵排列地密不透风,弓箭手想后撤都撤不动。左翼陷入混乱,很快就一溃千里。

在靠海的一侧,战服华丽的波斯军右翼,外号“奶油军”,虽然数量上10倍于马其顿人,奈何战斗力像“奶油”一样,不禁打,掉血很快。

亚历山大率领3000名骑兵集中猛攻中路。年轻的国王左右开弓,连续放倒敌兵,他最感兴趣的是大战车上的大流士三世。只要扳倒波斯王,就完胜了。马其顿人集中火力要活捉波斯王,上万铁骑冲击着挡在前面为国王保驾的“不死军”,他们都是步兵,根本抵挡不住骑兵,纷纷成了马其顿人马蹄下的牺牲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剧中的大流士三世

大流士一看大势已去,跳下战车,找了一批快马一溜烟跑了。亚历山大都惊呆了,波斯人更惊了,战前他可是有百分百把握打赢的,把老婆孩子老妈都带上战场准备庆功了!谁都没想到大流士三世会逃跑!

他这一跑,本来就被打慌了的波斯军更慌乱了,大批人马要跟着大流士三世逃跑,骑兵有战马好撤,后面是数十万的步兵战友啊。慌乱逃窜中,波斯人的铁骑踩死了近7万“自家兄弟”!想想都觉得惨!

大流士这一跑,折兵十几万,还赔上了老婆孩子还有老妈!亚历山大乘胜收拾了波斯的残兵败将,以不到三万人马大胜波斯皇帝!此后,他的威名传遍了东方,东征胜利的曙光初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波斯帝国 (居鲁士二世所建政权)

结论:

伊苏斯之战,马其顿东征军团重创了四分五裂的波斯帝国。广袤的欧亚非大陆上,旧帝国在崩塌,亚历山大大帝的新帝国在速成。

【参考资料】《全球通史》《亚历山大大帝传》《世界百科著作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