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留住城市记忆,近几年里,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与著名摄影家吴正中老师开始联合联袂青岛城市记忆回顾图文。先后记录下了诸如幸福楼、波螺油子、崂山大院、胶州路、高密路、聊城路、辽宁路、上海路等饱含老青岛城市情感的老街、老建筑的变迁,当这些曾经浓缩着老青岛独特城市风貌的老街建筑重现眼前时,依旧会勾起无数老青岛们各种难忘的回忆。

昨日开始,公众号用上下两篇篇幅开始编发吴正中老师的最新图文《吴正中镜头下的青岛·第三公园(上篇)游园春梦、(下篇)故事新编。近八十张精彩照片,以及部分热心市民的回忆留言,感怀回望第三公园的新老时光。

第三公园·故事新编

说起第三公园,老青岛基本都知道,至今还有很多人习惯地把工人文化宫一带称呼为““第三公园”。它与已更名为“老舍公园”的原第六公园一样,都是老青岛一段抹不掉的记忆。

第三公园旧影(资料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公园旧影(资料图片)

第三公园是无数岛城人记忆中的乐园,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这里就成为了老市区最热闹的地方。体育赛事、文艺演出、魔术杂耍、小吃百货,吆喝叫卖不绝于耳。尤其到了春节期间,更是热闹非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第三公园,如今这些建筑均已消失,早已是面目全非了。(资料图片)

第三公园因其独特的选址及下沉公园的地形成为青岛市最有代表性的公园之一,这里历经日寇两次侵占青岛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多次规划改造,尤其是解放后几十年来,公园内的文化体育活动、政治宣传运动、休闲娱乐活动的普及影响,以及半个多世纪来、尤其是近二十年间不断发生着的各种变迁,让这里成为了无数岛城人终生难忘的场所,记忆铭心的所在。

市民“梦雪”:

工人文化宫,我们常说去第三公园玩,在这里早晨锻炼,白天看比赛,晚上看电影,八大样板戏占领文化市场时,我们假期可以从早晨进去看到晚上。已近暮年,再看这些曾经学习生活过的地方旧貌换新颜,心里还是很兴奋的,再一次感谢作者给我们捋顺岁月的印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上海路北面入口处旧貌,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利用休息时间在玩耍。2011年

图2:上海路北面入口处新貌。2022年

第三公园上海路入口处的大门垛与块石扶手也已消失,下行石阶两侧换成了不锈钢扶手,与曾经公园内浓厚的历史底蕴渐行渐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春天,歪脖子树和两位游客。202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春天,歪脖子树和两位游客。2020年

图2:夏初,歪脖子树和晨练的人们。2017年

图3:秋天,歪脖子树和一对坐在石凳上的情侣。2014年

图4:冬天,歪脖子树和坚持锻炼的人们。2014年

图5:歪脖子树周围新貌——火车头替代了旧址上的玉兰花。2022

这棵歪脖树不知在这里存活了多少年,应该在之前的围墙下有些年头了。围墙改造成木栈道后,这棵树依旧生长在这里,枝繁叶茂,生命力还是那么旺盛。老公园彻底地变了,变得让人辨别不清。老树生长的地方也变得安静了许多,很少能再听到往昔繁闹的声音了。老树的位置恰好可以目睹第三公园的全貌,它既见证了这个区域内的风雨变迁,也一直默默地注视着这片土地不断变换的旧貌新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一处供人休息锻炼的地方旧貌——冬季,一派银装素裹的景色,令人留恋。2012年

图2:曾供人休息锻炼的旧址新颜——亭子被一铁质瓶子替代,石凳石椅和木板铺就地面相继被拆除。2022年

春天放风筝,夏天看电影,秋天捉土蚱,冬天滚雪球,第三公园陪伴了几代岛城人美好的童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工人剧场旧貌——在剧场门前,晒太阳聊天的老人。200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工人剧场旧貌——在剧场门前,晒太阳聊天的老人。2005年

图2:工人剧场新颜。2020年

青岛市工人文化宫始于1950年2月17日成立的“青岛市工人俱乐部”。在此基础上,1952年1月26日,成立青岛市工人文化宫,当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正式开放。工人文化宫座落在第三公园东北角的高台之上。该建筑由工人剧场和俱乐部两部分组成,现在依然高高耸立在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工人文化宫院内一角旧貌。200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工人文化宫院内一角旧貌。2005年

图2:工人文化宫院内旧址新颜。2021年

市民“齐琴东扬”:

第三公园给老市北民众带来了无数美好的回忆,文革时白天有各类政治集会,晚上还有厂队蓝球,排球比赛及武术表演,七十年代未晚间时常放露天免费电影,进入九十年代,工人文化宫剧场创立了青岛市第二家上海证券交易营业所,为广大散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为改开做出了很好的启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改造中的公园小舞台。201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改造中的公园小舞台。2015年

图2:小舞台新貌。2022年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体育场看台的对面建了一处露天小舞台。除了那个年代带有红色印迹特色的各种演出外,各种动员大会外加批斗会等也是隔三差五的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公园一角,打扑克的老人和理发小摊。2015年

图2:打扑克的老人和理发小摊的旧址新貌。2022年

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依旧还是一处人气较旺的场所。打扑克是第三公园的一大特色,多年来远近闻名。票友的琴鼓京韵,驻足欣闻者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小舞台上下的情景。201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小舞台上下的情景。2011年

图2:小舞台上下的情景——小舞台改造并没影响前来锻炼的人们。2015年

图3:小舞台上下的情景。2015年

图4:小舞台上下的情景。2022年

中心广场这个区域也是曾经第三公园最热闹的地方之一,据群友提示,这里就是原来喷水池的位置,如今确实是旧迹难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公园小径旧貌——秋雨,秋叶落满地。2013年

图2:小径新颜——歌颂纺织业辉煌时期的纺织工人雕塑、纺织机,以及旧报纸等纷纷在此落地。2022年

第三公园上海路上曾有一段长约一百多米用水泥、石块及铁栅栏建成的外墙,人们透过围栏就能看到第三公园的全貌。2009年,围墙被拆除改建成木栈道。只有栈道下面的挡土墙还是以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晨练和遛狗聊天的人们。2015年

图2:晨练和遛狗聊天的人们的旧址新貌。2022年

现今的第三公园彻底成了休闲健身娱乐的场所了,与曾经的喧嚣繁闹几乎是天壤之别。过往的这里就是老青岛的一处乐园,尤其是周末或节庆日,马戏表演、露天电影更是吸引着周边数里的市民纷纷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通往文化剧场的石阶路旧貌。2015年

图2:石阶新颜——石阶中间制作上歌颂工人劳动场景的浮雕,还在路旁竖起宣传牌。2022年

市民“雨点”:

第三公园充满我青少年时代的回忆。尽管它现在已经“改造”的今非昔比,令人惋惜,但它毕竟还是保留了这片区域的轮廓,保留了工人文化宫那片老楼和上海路入口阶梯和一片小小的花园。

市民“吉莲”:

儿时的第三公园,到了节假日,从早到晚热闹非凡,文化宫的左下边种满了各种月季花,被风一吹很远能闻到阵阵花香,那时最高兴的是放学后背着书包去公园和同学们跑步打闹做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人工水池旧貌。2013年

图2:水池新颜——水池墙面被换成现代科技内容的浮雕。202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假山旧貌——在假山上玩耍的孩子。2015年

图2:假山旧貌——一只卧在假山前的“金毛”狗正在四处张望。2018年

图3:假山新颜——旧时码头工人受苦受难的劳动场景的浮雕替代了假山。2022年

市民“周明”:

儿时满满地回忆!第三公园从小玩到大,怀念假山,电影院的楼梯,一圈一圈的石头看台,全是土的操场,还有那块老城区的人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公园一角旧貌——坐在凳子上休息的老人。201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公园一角旧貌——坐在凳子上休息的老人。2014年

图2:公园一角旧址新颜——新竖起的大屏幕上所播映的高楼大厦的图像与公园,相映成趣。2022年

市民“钟鸣”:

第三公园(工人文化宫)是青岛的文化中心,是文革时期青岛的政治中心,“革工总司”所在地!在第三公园周边一公里的范围内,涵盖了老市区几十所中学和小学。工人剧场与青岛话剧团,构成了我市的文化中心!文革中,全市性的所有的政治集会活动及公审大会基本都在第三公园举行!惊回首,儿时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公园茌平路入口处旧貌——夕阳下,一位老人在锻炼,其周围的老建筑都被拆除。2005年

图2:公园茌平路入口处新貌——公园广场被命名为”劳动广场“,其周围也盖起数栋高楼。2022年

市民“Apple”:

虽然已经搬走好多年,每次路过,还是有一种幸福感,消失的临清路小学、第三公园,满满的都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偶尔回去走走看看,回忆儿时爬过的树,爬过的栏杆,真的好怀念!

据群友介绍,当年第三公园位于临清路出口处曾有两个别致的花岗岩正门。2006年第三公园开始改造,大门连同着临清路小学一并消失。2008年在这里建起了富地商城,商城顶上改造成了新式的人工草皮灯光球场,小学位置成了富地广场。

曾经的第三公园,历经多次改造,为更好服务职工群众,市总工会对原“第三公园”、工人剧场进行了改造提升。公园增加劳动主题因素,改为劳动主题公园,主要包括开放式劳动公园、劳动广场、劳动者文化街等,除一些青岛工业发展的历史宣介之外,还有多种多样的休闲娱乐设施。历经百年,这里虽然早已是面目全非、旧迹难觅,老公园的面积也大大缩水,但作为一处公益性休闲场所的性质却是没有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谢关注阅读《吴正中镜头下的青岛:第三公园(上下篇)》

本组图文照片由吴正中老师授权提供,如需转载使用照片需联系作者同意,侵权必究!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