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一种感觉,但长期受困于孤独之中则可能成为癌症“导火索”,因为这种孤独属于“被动孤独”。

01

长期被动孤独患癌风险增加10%

东芬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精神病学研究》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长期存在孤独感的人,不仅患癌症的风险增加,患癌后的死亡率也会更高[5]。

这项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有来自芬兰东部的2570名中年男性参与其中。迄今为止,研究者一直对他们的健康状况和死亡率数据进行监测(平均随访时间20.44年)。

总体来看,这项研究发现,孤独可使患癌风险增加了大约10%,危害力相当于吸烟和肥胖。

在排除年龄、社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睡眠质量、抑郁状况、体重指数、心脏病及其风险因素(高敏C反应蛋白、收缩压、胆固醇、BMI和心血管疾病史)之后,抗癌管家-康爱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仍可以观察到孤独与癌症发病风险之间存在明显关联。

由此可见,被动孤独对普通人群和癌症患者,都不是一件好事。

02

患癌后可能出现被动孤独

不少觅友患癌后,发觉自己变得越来越孤独了:

“自从确诊癌症后,心情总是很低落,不愿意与人交流,大脑时常一片空白。”

“最近感觉自己越来越孤僻了,好像得了幻想症一样,经常走神、发呆,想着以后的一些事......”

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孤独?

其实,孤独并不是我们本意。下面是癌症患者常见的孤独原因。

1.环境和角色的变化

由于治疗及康复需要,觅友们不得不脱离原先的工作、学习环境,来到陌生的医院。而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从社会角色变为病人角色,从一个独当一面的人转变为需要被照顾的人时,便会因为自我价值丧失而感到孤独无助[1]。

2.对治疗的担心

一些癌症特殊的手术部位,如乳腺癌的乳腺手术,抗癌管家-康爱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常常会让患者陷入一种自我否定的阶段,做了这个手术,我也就和别的女人不一样了。除此之外患者们也常常担忧担心手术后身体的不完整性,会不会导致术后夫妻生活的恐慌,影响生育及家庭生活等[2]。

3.不稳定心理

癌症患者初诊确诊后,由于对疾病认识不全面,把癌症看成绝症,存在强烈的恐惧心理。患者一方面担心抗肿瘤治疗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担心治疗疗效不显著,出现转移,预后不良,生命受到威胁,最后人财两空。

4.治疗后复发

对于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后,出现短期内复发的癌症患者,由于疾病对身心的长期折磨以及经济负担的加重等原因,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产生自卑感或自信心丧失,进而表现出悲观、无助、绝望等不良心境[3]。

5.治疗副反应

放射治疗过程及治疗后,需要患者经常暴露病灶部位,且放疗会引起局部红斑、色素沉着及皮肤局部反应,一定程度上对患者造成负面心理影响[4]。

03

摆脱孤独,4个方法供参考

1.像个朋友一样关心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忙着关心别人,却很少停下来问问自己:你今天过得怎么样?

想要摆脱孤独感,第一步就是学会关心自己。每天入睡前,想想今天发生了什么事,这些事带给我哪些感受。另外,我们不要过度执着于消极情绪,而是要知道如何调整负面情绪。

2.花时间做一些美好的小事

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孤独时,我们可能会陷入负情绪的漩涡中,而此时你看到的世界就如同“一团乱麻”,糟糕不已。

这时,不如拿起笔写下一些让你快乐的小事,看一本好书,或者花时间准备一顿好吃的饭菜、看一部电影、听一场音乐会、逛公园赏花等,沉下心来去做一些美好的小事,会让你感受到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3.敞开心扉,主动倾诉

大多数患有癌症并感觉到孤独的人,抗癌管家-康爱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心理承受的事情太多无法宣泄出来,如果觅友们可以拿出一点时间,主动学会对身边的家人、朋友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或是经常和朋友、家人一起出去走走,那么对于缓解孤独感是有很大帮助的。

4.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做一些有意义的小事会让你的人生更有意义,也会驱散我们内心的孤独。

可以思考下我能为周围的人做些什么,比如帮邻居照看宠物,给家人做一顿丰富的晚餐,给朋友们分享好吃的甜品,或是给山区的孩子送去温暖的棉衣、书籍等。

提醒

如果将孤独感和癌症两者比喻为一桩生意的话,那么这将是一桩极为亏本的买卖。

本文转自肺癌康复圈(由“抗癌管家网站-康爱管家”转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