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夫里尔·阿布拉莫维奇·伊里扎洛夫(G·A·Ilizarov)教授(1921-1992),在基层医院工作期间发现了张力-应力法则,发明了Ilizarov骨外固定器械,进而开创了微创骨科技术体系,牵拉组织再生重建治疗多个学科的疑难疾病。他的医学探索与临床实践总是关怀生命的本源、系统的平衡调控与医学的终极问题,从而能用简单高效的医疗方法,低廉医疗费,解决复杂的医学难题。站在新时代回顾20世纪的骨科学发展历程,伊利扎洛夫的不朽创造体现在根本的医学哲学理论上,从而放之四海而皆准。他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西方医学教育背景下很难出现这样的旷代奇才,可谓横空出世,超群绝伦。

20世纪50年代,伊利扎洛夫发明了Ilizarov环式万能外固定器,至今70余年,经过各国骨科专家几次改良,但基本构型始终不变。后世其它所有新的外固定器械发明,包括智能化、数字化六轴空间外固定器都是在Ilizarov器械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但是不能取代其器械原型。

与此同时,伊利扎洛夫发现了张力-应力法则这一生物学定律,由此开辟了驱动生命自然之力,模仿自然、仿生重建的医学大道,肢体所有损伤、骨折、炎症、畸形、残缺与功能障碍,可在微创手术的基础上,结合Ilizarov技术实现满意的肢体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目标。

依据苏联1989年90万例术后病人统计及秦泗河矫形外科一万多例四肢矫形手术结果分析,结合Ilizarov技术治疗四肢骨折(涵盖截骨矫形)骨愈合率达到100%,且基本杜绝了手术切口与骨感染,避免了医源性骨不连、骨缺损等严重并发症。其手术适应证远远超出了骨科学界,仅秦泗河矫形外科手术治疗的病种即跨越十几个学科200多个病种。

伊利扎洛夫首次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作为临床医学的要素纳入考量。应力调控下的局部组织缓慢牵拉,诱导细胞分裂、组织再生与转化,修复缺损、重建功能,实现了应力刺激系统控制下的再生医学,这标志着他的医疗模式进入了哲学思考的境界。严重的肢体残缺畸形、骨科疑难杂症、慢性骨髓炎等,用Ilizarov技术治疗产生的奇特疗效,尚不能通过还原论的研究方法证实,当前的生物学理论难以解释,称为“救生船效应”。

纵观伊利扎洛夫一生的丰功伟业,唯有怀着对病人的无私大爱才能有这些非凡的创造。伊利扎洛夫无数个发明、发现、创新,体现出他爱的火焰在哪里燃烧,智慧的光芒就在那里照耀!在他的精神指引下,秦泗河创建了医患和谐的“快乐骨科病区”、医患交流文化墙,将患者、家属视为医生的第一助手去教育、启发,体现了医患本是生命共同体,医患矛盾自然化解。

Ilizarov之后 ,美国Dror·Paley下肢重建外科的成角旋转中心(CORA)与截骨矫形规则、中国秦泗河矫形外科及其提出的“骨科自然重建理念”“一路两线三平衡”等下肢重建原则都是伊氏思想传承衍化的结晶。方兴未艾的骨横搬术治愈糖尿病足与慢性皮肤溃疡、数字化空间外固定器、全髓内延长器也都是伊氏技术发展进步的硕果。总之,如果没有伊利扎洛夫生物学理论及技术体系,以西方医学为准则的矫形骨科发展依然延续替代重建思路,不会发生颠覆性改变,不会形成牵拉组织再生—肢体重建这个“大一统交叉学科”。因此,秦泗河尊伊利扎洛夫为现代骨科学的“圣人”,模仿自然、仿生重建的超级大师。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对生命现象和医学真理的追求永远不会结束。Ilizarov学说、理论、格言、技术,总是常读常新,在实践中不断开辟出新的治疗方法。Ilizarov方法与老子“道法自然”相通,环式外固定器的构造与星球、原子、人的心脏相似,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医生仍然与伊利扎洛夫教授心灵相通,有志于为往圣继绝学,贤才辈出,肢体重建外科的春天来到了。

来源:秦泗河矫形医学研究院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为什么要投稿?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医学之路!是为了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让传播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是“玖玖骨科”让你投稿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