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开学一周以来,几乎每天都有家长在群里帮孩子找东西。

有人问,有没有人在孩子书包发现自己的水杯;有人问,有没有人装错自己家孩子的上衣;也有人问,有没有小朋友误拿自己家孩子的汗巾……

班里二三十个孩子,班群俨然成了一个失物招领。

总之,只要是孩子的物品,水杯、汗巾、上衣、裤子、内裤,都有孩子弄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幼儿园刚开学,孩子为什么容易丢东西?

孩子去幼儿园的目的是学会自立,老师第一周的教学目标里面,就有一个,让孩子认识自己的物品。

首先,孩子自己还不认识自己的东西,自己装的时候容易装错。

其次,一般幼儿园小班都是三个老师带二三十个孩子,每天孩子放学前帮孩子请检物品,有遗漏也很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东西在幼儿园弄丢,家长该如何处理,才能既轻易找回物品,又让老师满意孩子获益?

首先孩子物品弄丢了,父母内心当然会有点不开心,尤其是刚帮孩子买的东西,孩子就弄丢了 。

但不开心归不开心,孩子丢点小物件,本来就是小事,我们作为家长要理性对待,千万不要意气用事,小题大做,去接孩子时当面表露对老师的不满,甚至在班级群里正面怼老师,这可是大忌。

不过,一般家长都能理性对待,毕竟孩子每天去幼儿园带的也就那几样东西,也不会很贵。

但我还真见过一位奶奶,因为孩子丢了东西进园长办公室大吵大闹说老师不负责任的。结果园长找班主任训了一顿,让班主任下不来台。还好,老师比较大度,没有把气撒在孩子身上,不然孩子在幼儿园可要遭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孩子的物品丢了之后,怎么做才能顺利找回呢?

那么,孩子的物品丢了之后,怎么做才能顺利找回呢?

孩子物品丢了之后,大概率是孩子们相互之间装错了,一般情况下都能找回,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物品丢了之后,不要直接找老师,而是要自己找。

自己怎么找呢?一般来说,孩子的物品,在入园时都在老师的要求下贴有标签纸,上面写着姓名班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可以群里直接问其他家长有没有孩子不小心误拿了?如果有孩子误拿了,请他第二天帮忙拿回。如果事先拍有孩子物品图片的,可以直接发张图上来。

一般情况下,拿错的家长会自动回复,然后第二天帮忙拿回来。

其次,要注意在班级群里说话的语气,要礼貌客气,展现对其他家长和班主任的尊重。

这样理性处理,不仅轻易找回了物品,老师也很满意。

孩子把物品弄丢,看似是小事,但勿轻视,四个方式引导孩子,让孩子获益养成好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孩子自己收拾物品

教孩子自己收拾物品

刚上幼儿园时,老师的教学目标里,就有一项,让孩子学会认识自己的物品,收拾自己的物品,放到固定的地方。

家长要跟着老师的教学目标走,在家配合老师,仔细将孩子的每一样要带到学校的私人物品都做好标记,写好名字和班级,然后让孩子学着辨认自己的物品,并学会分类收拾。

每天让孩子做这样的动作,至少让孩子坚持30天以上,一般来说,孩子都能形成习惯了。

孩子在家能做到这样,孩子在幼儿园就不会把自己的私人物品放错去别人的位置,放学时,也能自己装好自己的私人物品,分装清楚,不会弄混。

老师都喜欢在幼儿园能好好配合自己工作的孩子,如果再表现优秀一点,还可以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学会帮助他人收拾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导孩子学会沟通

引导孩子学会沟通

孩子丢东西,家长也可以不用立刻插手,可以尝试让孩子第二天回园,自己跟老师说明情况,让老师帮忙寻找和检查一下。

孩子在幼儿园的沟通能力很重要,沟通能力强的孩子,能够清楚说出自己的问题和需求,然后跟老师良性互动和沟通。

和老师能够良性沟通的孩子,一般在幼儿园都能够信赖老师,并能在自己需要时,主动寻求老师帮助的孩子,在幼儿园会过得比较好。

当孩子找不到自己的东西时,可以教孩子,主动告诉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帮孩子提升沟通能力呢?

*和孩子一起玩扮演游戏

为了提升孩子在幼儿园的沟通能力,父母平时生活中,可以和孩子玩扮演角色游戏,模拟幼儿园的各种常见场景,引导孩子思考如何和老师沟通以及寻找问题的解决方式。

*和孩子阅读相关绘本

父母也可以经常和孩子阅读相关主题的绘本,让孩子学会更多的相关词汇,也可以和书中的角色了解到更多的沟通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孩子从小学会对自己负责

让孩子从小学会对自己负责

可千万别小看教孩子学会收拾自己的物品这件事。

教孩子收拾分类自己的物品,是逐渐引导孩子开始处理自己的私人事务,也是教会孩子对自己负责的第一步。

孩子学习对自己负责,以后对自己的学习才会上心。

我们很多时候,总是羡慕别人的孩子,为何对学习这么自觉上心,其实是因为别人家父母让孩子从小就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细节处养成了对自己负责的好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寄语

寄语

孩子丢东西这件小事的处理方式,会被老师看成是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以及家长育儿方式的反映。

若处理不当,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被放大,影响老师对孩子的看法。

家校沟通顺畅,才能促进家校共育更有成效,若不是涉及孩子的安全和原则问题,我们都要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去处理,才能不扰乱老师的教学秩序。

此外,我们不要觉得把孩子交给幼儿园了,自己就可以撒手少管点了。相反,孩子去到幼儿园之后,我们清楚跟着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和规划走,配合老师,才能让孩子在幼儿园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