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周口郸城县公交公司的一则通知引发网友热议,通知说公司因经营困难,驾驶员工资几个月发不上,导致城市公交全部停运,给大家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象一下,一座县城突然没有了公交车,大家的出行是多么地不方便,尤其是老年人。

公交车是一个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公交车的正常运行不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便利,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缩影、市民幸福指数的标志。然而,近段时间,全国多地出现公交车停运的现象。湖南耒阳、河南郸城、广东博罗、河北保定等地都不同程度出现公交线路停运、司机发不出工资的现象。

河北保定市的公交车司机卢刚开了20多年的公交车,熟悉整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驾车技术娴熟,可以说是“人车合一”。然而随着疫情的到来,多路公交线路被迫停运。从火车站穿过市区到达保定学院的这条线路,以前都是人满为患,火爆异常,可是疫情发生以后,学生不再出校,客流量断崖式减少,有时一路上只有十来个乘客,卖票的收入根本维持不了公交车的烧油钱或用电钱,更别谈公交车的正常维护和司机的工资了。

连最火爆的线路都是客流锐减,其他线路就更是惨淡经营了。为了减少开支、降低成本,公交公司只好减少车次,公交司机一天只上半天班,或者上一天班休息两天。车次减少,造成乘客等车的时间延长,坐公交的人就更少了,而乘客的减少造成公交公司收入的减少,最终受影响的是公交司机的工资。这似乎已经陷入了恶性循环。

张城城是北京一所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的研究生,公交与城市就是他的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张城城认为滴滴、共享单车的发展对公交车的运营造成不小的影响。再加上有的城市开通了地铁,快捷、通畅的地铁成了人们出行的首选。现在年轻人出行大多会选择共享单车或者滴滴,乘坐公交车的大多是老年人,而大部分城市上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乘坐公交车是免费的。

在多重压力下,一些城市的公交公司入不敷出,难以维继、只能停运。为了生活,公交车司机们不得不四处兼职,一位秦皇岛的公交司机已经三个月没收到工资了,不得不干起了跑外卖和修锁的行当。

公交公司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仅仅依靠微薄的售票收入肯定难以维持下去。而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的财政收入同样不容乐观。但是,公交车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是大部分人出行的首选,即便财政吃紧,也要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如果确实出现需求下降,是否可以考虑进一步优化线路,将大公交车改成小车以此降低成本,毕竟这不仅是一笔经济账更是一笔民生账。

对于公交车停运,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