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史: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

关键词:《日韩保护协约》、九一八事变

前因:日韩保护协约

1905年11月,日本政府威逼朝鲜签订了《日韩保护条约》,同意日本管理朝鲜的一切外交事务,调遣军队的权力,还能直接对地方官吏发布命令。伊藤博文出任第一任统监,朝鲜政府成了一个傀儡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韩保护协约》

后果: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开启了侵华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一八事变

过程始末

一、安重根决定刺杀伊藤博文

1909 年10月26日,为了反抗日本对朝鲜的侵略,韩国独立军参谋中将安重根,在俄国东清铁路哈尔滨火车站,击毙了日本枢密院议长、朝鲜统监府首任统监伊藤博文。

爱国心切的安重根,对侵朝元凶伊藤博文已经恨之入骨。当时,眼看着日本一步步打开朝鲜的大门,强迫朝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几乎就要吞并朝鲜了。

看着国家即将沦陷,安重根心里咽不下这口恶气,决定刺杀侵略朝鲜的罪魁祸首——伊藤博文。就在这次刺杀行动前,安重根还与其他人合作,在远东地区组成了一支三四千人的抗日队伍,多次成功袭击日本侵略者。但由于兵力悬殊,安重根领导的抗日队伍最后还是被日军打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重根

二、安重根立刻动身前往哈尔滨

1909年10月的一天,安重根终于等来了一个绝好的刺杀机会,他在报纸上得知伊藤博文近期要到中国的哈尔滨视察。于是安重根立刻动身前往哈尔滨,途中又找到了两个志同道合的人。

一个是他的好友禹德淳,另一个是俄国翻译,叫曹道先。他们从报纸上确认,伊藤博文的列车将在10月25日从长春出发,26日到达哈尔滨,会见俄罗斯财政大臣。安重根明白,这一定又是日本和俄罗斯的阴谋,他们还要继续侵占朝鲜和中国东北。

安重根决定兵分三路,在长春到哈尔滨的沿线上,设定三个刺杀点,安重根把自己安排在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哈尔滨火车站。10月25日,三人开始分头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

三、伊藤博文到达哈尔滨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安重根的两个帮手根本没有刺杀的机会。

原来,警惕的俄国人,非常重视这次与伊藤博文的会面,在25号派了大量巡警把沿线都封起来了,藏在地下室的禹德淳和曹道先,被活活困在了地下室,只能直勾勾地听着伊藤博文的列车呼啸而过。

现在,只剩下安重根把守的哈尔滨站,还有最后一丝希望。10月26日,缓慢的列车终于达到哈尔滨站,安重根带着8颗子弹准备混进哈尔滨火车站。

此时的哈尔滨火车站,俄国人正在准备欢迎仪式,但戒备依然十分森严,欧洲人和中国人需要经过严格的筛查,日本人则一律放行。安重根凭借自己与日本人相似的外貌和装束,得以侥幸混入车站。

九点整,列车停靠站台,安重根看着一个俄国人上前去迎接,由于安重根此前没有见过伊藤博文,因此,此时必须快速判断谁是伊藤博文,安重根看见俄国人不停地上去和同一个身材短小、黄面白发的日本人寒暄,他断定,此人肯定就是伊藤博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藤博文

四、伊藤博文当场毙命

此时,车站内军乐队奏响了乐曲,各种欢迎队伍也开始热闹起来。安重根死死盯着伊藤博文,看着他开始检阅仪仗队,等待着最佳刺杀时机的到来。

就一小会后,伊藤博文检阅完毕,准备转身,安重根距离他仅仅只有5米,但他们的中间隔着一排俄国士兵。安重根意识到这就是最佳时机,于是果断地拔出手枪,在俄国士兵的空当间,对着伊藤博文连射了3枪。弹无虚发,伊藤博文身中三枪,当场毙命。

为了确保刺杀成功,安重根又朝旁边的日本随从连开4枪。此时,车站内的气氛骤变,人群慌乱。俄国士兵立刻把安重根重重围住,安重根当场被捕。俄国人当晚就把安重根引渡给了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安重根在一年后在日本被判刑处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

结论: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并未从根本上挽救韩国,而是加速了日韩合并。1910年,日本强迫韩国签订《韩日合并条约》,至此,日本正式吞并朝鲜。朝鲜半岛彻底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参考文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日本通史》《世界上下五千年》